1.伊兰特底坎为什么会烂个窟窿

2.试驾全新第七代伊兰特:有的不仅是颜值,开起来也省油舒心!

3.有对比才见高下 全新伊兰特静态对比朗逸

4.第七代现代伊兰特车底盘被磕了会有什么影响

5.拿得出手的技术实力 不同角度看第七代伊兰特

伊兰特汽车底盘彩色驱动展示台的价格_伊兰特汽车底盘

这可能是除了桑塔纳之外,你最熟悉也最熟知的家轿车型。自2003年在国内推出至今,17年时间里累计销量达到470万辆,全球累计销量更是达到1400万辆。

在国内它曾叫做悦动、朗动、领动,但这一次它选择重新做回自己,这就是本次鹏哥试驾的北京现代第七代伊兰特。

说起?伊兰特,很多人都对这款车型的印象还是很深的,比如警车、出租车、教练车,以及满大街跑着的私家车等等。

2020年对于韩系品牌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K5凯酷、索纳塔都完成了换代,这也是韩系品牌再次奋战,重回主流赛道的权力之争!而第七代伊兰特也正式选择重新回归车系。历经六代车型的进化之后,第七代伊兰特表现到底如何呢,跟着鹏哥一探究竟吧!

每一代伊兰特的亮相,总是能在设计上给我们带来惊艳的感觉,而第七代伊兰特也是如此。要知道,这是北京现代HSMART+战略赋能下的全新战略车型,对于北京现代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一眼看到第七代伊兰特时,犹如一颗“钻石”摆在眼前一般。新车用全新的设计理念,在“Sensuous?Sportiness”感性运动设计理念的基础上,运用了“Parametric?Dynamics”参数化理念,并在整车的设计亮点中使用了大量的楔形元素,非常的未来、科幻。

如果说上面的形容只是流于表面的文字,那么看见实车就更能理解上面文字所表达的意思了。整个前脸不论是灯组、中网还是两侧的雾灯区域,能够很清楚的看到大量的楔形元素。

特别是中网底部的装饰件,官方称能够达到镜面般的光泽感,近距离体验也确实如此。虽然呈现出来的效果和质感确实如此,但饰板的硬度却不是很强,很容易被前车带起的小石子等撞出印记。

第七代伊兰特基于全新第三代i-GMP平台打造,前悬更短、重心更低,且对车内乘员舱的位置也进行了降低,所以整车呈现出来的姿态也更加的战斗。

特别是站在车辆斜45°的位置,不论前后都能感觉整车那种非常强烈的贴服感。而车辆侧面的腰线,也是由楔形的面组成,搭配双色车顶配色非常的动感,这也是目前同级车型中比较特别的存在。

如果仔细观察洗车的轮毂,也会发现同样用了楔形设计元素,整个轮毂为双色铝合金材质,但轮毂条辐由楔形样式组成,很有意思。此次试驾体验的是1.4T顶配车型,轮胎尺寸为225/45?R17英寸。

车辆长宽高分别为4680/1810/1415mm,轴距为2720mm,车身更宽、更低趴,且车长也达到了同级较长,使得车内乘用空间也更加充裕,这个咱们后面再讲。

随着视角来看看车辆尾部,鹏哥个人最喜欢第七代伊兰特的车尾设计,相较于前脸设计,更加中意车尾的动感的视觉观感。

首先,车尾同样也由诸多不规则楔形组成,但相对更有秩序感。贯穿车尾的H型尾灯点亮后效果非常的漂亮。同时整个后尾灯组向内收紧,后尾厢顶部和后保险杠向外凸出,营造出了非常强的立体感。

同时,溜背的造型设计兼顾运动和美感,后尾厢顶部的黑色小鸭尾和后保险杠底部的扩散器设计,更是营造出了非常强的运动气息。特别是随着视线下移,右侧底部的双出排气,更是将运动气息显露无疑。

相较于非常“嚣张”的外观设计,内饰设计更有好感度。首先整个内饰用同级独有的包裹式设计,以驾驶者为中心打造,提供沉浸式座舱体验。

当然,第七代伊兰特也给予驾驶者很多的照顾,特别是向驾驶者倾斜10°的多媒体屏幕,使得驾驶者操作非常的便利。而在挡把前方则是无线充电区域,即可用来放置零碎物品,也可为手机补充能量。

车内最为吸晴的还是由两块10.25英寸组成的智慧连体屏,搭载第三代智能网联系统和SmartSense智心合一安全系统,使得整车拥有非常不俗的智能科技体验。大多数功能基本都在多媒体屏幕内操作,整个系统的流畅度以及操作逻辑还是非常顺滑的。

虽然大多数功能都在系统内操作,但像是空调开启、吹风,以及音量大小、主页等按键均独立于大屏下方,便于操作,非常的实用。

此外,第七代伊兰特还配备同级独有的BLE蓝牙钥匙功能,通过手机即可实时查看车辆状态,以及解锁、启动车辆等,在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是非常实用的。同时,第七代伊兰特还配备有64色车内氛围灯,可在多媒体屏幕调整,对于氛围的营造还是非常到位的。

得益于宽敞富裕的车身数据,车内乘坐空间不用担心。以鹏哥175cm的身高,不论是前排还是后排都拥有非常不错的乘坐空间,并且前后排座椅的舒适度表现不错。再者,后排中央通道较低,中间乘客也不会特别难受。

第七代伊兰特搭载1.5L和1.4T两款动力系统,其中1.5L发动机匹配CVT变速器。本次试驾车型为1.4T发动机,最大马力为140Ps,峰值扭矩为211N·m,匹配7速双离合变速器,挡把上方还配有一块LCD屏幕,能够实时显示当前挡位,很有科技感。

第七代伊兰特配备有Comfort、Eco、Sport、Smart四种驾驶模式可供选择,液晶仪表也提供多种样式可选,且不同模式下仪表盘会有相应的变化。

日常行驶Comfort模式够用,搭配非常聪明的变速器,日常超车、跟车等还是非常轻快的,加上现代发动机一直以来不错的声色,整个过程还是非常惬意的。

如果想要激烈驾驶,直接切换Sport模式即可。此时转速会尽量逼近红区,让发动机保持比较亢奋的状态,变速器降挡虽有些迟疑,但降挡后的动力爆发还是比较直接的。

即便是高速路况下,超车提速也是属于比较轻快的状态,并不会觉得乏力。如果对动力有比较高要求的消费者,建议直接考虑选择1.4T发动机版本。

此次试驾体验的路线还是非常丰富的,城市拥堵道路、盘山路、高速公路、乡间道路均有涉及。第七代伊兰特的底盘调校属于非常亲民的类型,毕竟作为一辆主打家用的车型,底盘调校过于激进会让车内成员觉得不舒服。

整个悬架初段和中段能够将路面大部分细碎震动过滤掉,即便是在高速路况下也会露怯。特别是此次试驾道路中,桥梁接缝处会有较大起伏,整套悬架行程足够长,以较高车速通过后,悬架也能够拉住车身,减震的压缩也是比较缓和的风格,不会给人硬碰硬的感觉,非常的舒适。

转向系统的表现不错,城市道路转向力度很轻,单手操作也毫不费力。中高速路况下,明显感觉转向力度加重,能够保证不错的高速稳定性。稍微略显遗憾的是,在高速路况下100-120km/h行驶时风噪稍大,车内成员沟通时需要提高音量。

当然,还有另一个需要称赞地方便是L2+级自动驾驶系统。其中,NSCC基于导航智能巡航控制、HAD高速公里驾驶、LCDA前车出发提醒都是同级比较出众的配置。

在高速路况下着重测试了车辆NSCC导航智能巡航和HAD高速公路驾驶功能。开启后能够根据基于高精度导航实现限速、转弯自动减速等功能,但如果所在地区无高精度地图,那么地图限速以及转弯自动减速功能是无法开启的(需要时刻关注道路状态)。

我们最常用到自动驾驶系统中的,自动跟车行驶、车道居中等表现不错,也就是HAD高速公路驾驶系统。结合LKA车道保持和ASCC智能自适应巡航系统,车辆能够很好的识别路面标线,并且能够在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实现控制,且控制力度和准确度也值得肯定。

相较于其他合资品牌的L2+级别系统,第七代伊兰特在这部分更像一名“老司机”。即便是在标线模糊,且只有一侧标线清晰的情况下,也能做到很好的行驶状态,和目前主流的中国品牌汽车做到了同一水平,值得点赞。

总结:

第七代伊兰特预售价已经公布了,售价区间在10.98-14.58万元之间,而正式售价也将在10月25日公布。10-15万这个售价区间是合资紧凑级家用轿车的主要战场,第七代伊兰特肩上的担子还是很重的。

时隔多年,北京现代重新启用伊兰特命名,可谓是众望所归。毕竟中国消费者对于伊兰特这款车型还是有着比较深厚的情感的。第七代伊兰特的变化也非常的大,全新i-GMP平台让整车有着非常动感的车身姿态,且全新的设计理念也足以让其成为这个级别中的唯一。

而在配置部分,“丰富”也一直是韩系品牌的杀手锏之一。本次试驾车型的配置就已经非常丰富的了,除上面说到的配置之外,还有自动大灯、自动空调、座椅加热、后排出风口、无线充电、语音识别、车家互控、全景影像、后方交叉碰撞预警等等。

而在行驶部分,双离合变速器平顺的行驶表现非常不错,搭配1.4T发动机动力输出也比较充沛。L2+级别智能驾驶系统则是给鹏哥不少惊喜,整个系统的表现也非常像一名“老司机”。

相比之下,稍微不那么优雅的隔音表现,也只是这个级别的正常水平,现在唯一期待的就是车辆的正式售价。如果您需要的是一辆个性的、可靠的、配置高的、动力不错的家用轿车,那么北京现代第七代伊兰特还是值得考虑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伊兰特底坎为什么会烂个窟窿

近两年北京现代在国内整体市场表现处于颓势中,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上一代家族式的大嘴造型并不符合国人的审美。而挽回局面的最好方式就是更换全新外型风格,10月25日上市的第七代?伊兰特就为我们展示了最新的造型,变得尤其前卫和时尚,而且充满运动气质,非常符合年轻人的审美。同时,经典的“伊兰特”名称回归,也会勾起很多人的回忆,毕竟这是曾经在中国乃至全球都创造过奇迹的车型。11月,第七代伊兰特的销售了11861台,首月即破万的销量让人看到它强势回归的潜力。近日,我们对2021款240TGDi?TOP旗舰版(下称伊兰特)进行了试驾,来看看它是否有持续热销的可能性。

外型设计——“参数动力学”造型风格有耳目一新之感?足够前卫和运动

伊兰特最早于2003年引入中国市场,当时为第三代车型,在经历伊兰特(三代)、悦动(四代)、朗动(五代)、领动(六代)共四代车型后,基于i-GMP平台的第七代产品回归伊兰特本名,更具亲和力。不同于第十代索纳塔对国产车外观的诸多调整,伊兰特基本延续了海外版的造型,以前卫、运动的造型一改之前朴实形象。

设计理念以“Sensuous?Sportiness(感性运动)”为基础,并提出“Parametric?Dynamics(参数动力学)”为关键词,具体到这幅前脸上便是带有丰富楔形元素的中网,内部多个平行四边形被斜条分割,显然线条都是经过严密的参数化设计,看起来很复杂但又很规律,有着难以言表的美感。另外,中网与头灯也是自然融合,两者的造型风格也是统一的。牌照框下方布置了大尺寸毫米波雷达模块,风铲状的底裙显得非常精神。

从这个角度看,头灯与中网是浑然一体的,甚至部分灯组都融入到了网格中,显得很巧妙。蜿蜒上挑的头灯造型单独看有些怪异,下方很尖锐但上方又圆滑,不过把它于中网整体看又感觉很自然。灯组内的近远光灯都用了LED光源,日行灯同样是LED。侧腮部分配备有带真实通风效果的进气口,用并不多见的折面内凹造型,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在i-GMP平台全新架构下,伊兰特车身比例有了新的变化,比起上代车型(领动),新车的前悬缩短、轴距加长、车身重心降低、发动机盖后移,搭配溜背式车身,营造出更为修长、低趴的运动姿态。细心的朋友或许早已发现了车身三条锐利折线勾勒的“Z”字型腰线,这是设计师为伊兰特精心定制的“精神标签”,堪称同级中工艺最为复杂的腰线。车身用双色碰撞,用了黑色涂装的A、B柱与车顶和双色拼接的C柱,营造出悬浮车顶的效果。C柱黑色内凹部分“七道锋芒”与“第七代车型”呼应,算是设计上的小彩蛋。

车身尺寸长宽高分别为4680/1810/1415mm,轴距为2720mm。与上代车型(领动)相比,长度、宽度和轴距分别增加了70mm、10mm和20mm,车身高度则有35mm的降幅,整体实现了更长更宽更低趴的运动化走向。与合资竞品相比,几何尺寸优势显著,尤其是长度和轴距,宽度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高度是最低的,从姿态上看运动气质很明显。

外后视镜用全黑造型,加入折角元素,与整体风格统一。外壳设有LED侧转灯和侧置摄像头,360°全景影像仅在顶配车型上搭载,支持电动调节、折叠、加热和锁车自动折叠功能。

门把手为车身同色,黑色按键为驾驶位无钥匙进入模块,如果做成隐藏式会更显档次。这台车还具备蓝牙钥匙功能,可通过手机APP对车辆开/关锁,带来出行新体验。

除入门车型(205/55?R16),全系均配置规格为225/45?R17的前后轮,“钻石切割”造型的双色轮毂同样也符合“Parametric?Dynamics(参数动力学)”理念,显得尤其有设计感。匹配的是主打静音和舒适性的耐克森N'priz?CX?SH6系列轮胎。

折角与折面元素在尾部也大量出现,营造出出色的立体感和层次感。倾斜的尾窗与上翘的尾翼流畅的融合,尾灯部分则处于内凹最低点,这与常规设计是反向而行。贯穿式尾灯两侧灯组内部丰富的楔形元素再次突显了设计理念。尾厢盖边缘增加了小尾翼降低风阻,底部用了单边双出排气管布局,对于喜欢对称的朋友而言(比如侃弟)会感觉不适。

尾盖边缘的小尾翼、尾部的“240T”标识、底部扩散器造型和单边双出的排气管布局,这些都是1.4T车型的专属。

车厢布置——“驾驶为中心”理念?双10.25英寸大屏与时代同步

车厢内部,伊兰特布局风格与第十代索纳塔接近,遵循以“驾驶为中心”的理念,中控台部分向左侧倾斜,挡杆台也是环绕布局,让驾驶员成为车厢绝对核心。配置方面也诚意十足,利用双10.25英寸大屏、飞机式挡杆、64色氛围灯、手机无线充电等,营造出科技氛围,这套内饰比起上代车型(领动)进步很多,比很多合资竞品都要出色。中控台的顶部用了搪塑软质材料,下方是硬塑料。门板上方也是软质材料,扶手处为皮质,用料在合资中算是比较厚道的。

多功能方向盘用了较为少见的四辐造型,皮质包裹触感较为细腻,但盘径偏细握感不算饱满,直径很合适。顶配车型方向盘的功能比较丰富的,增加了换挡拨片和方向盘加热,两侧横辐多功能控制为按键与拨杆组合,操作逻辑清晰,其中左侧主要控制多媒体、右侧主要控制驾驶系统。

除个别入门车型(3.5英寸),全系都配置了10.25英寸全液晶仪表盘,并提供三套主题显示,不过只是图形上的变化,如果增加色彩的变化会更带感。在切换驾驶模式时,仪表盘会有少许的色彩变化,提供了舒适、经济、运动和智能共四种驾驶模式。

四种驾驶模式整体的背景色相同,仅表盘指针刻度有少量变化,这个有点太凑合了。SMART(智能)模式比较有趣,该模式下系统能够根据当前驾驶习惯来自适应调整模式,比如深踩几脚油门,系统认定你在进行激烈驾驶,会自动切换至运动模式,而当平缓行驶一段路程后,系统又会切换回舒适模式。

除个别入门车型(8英寸)外,全系配置了10.25英寸中控屏,搭载了与百度联手打造的第三代智能网联系统,不仅内置有QQ音乐等资讯,更能实现“车家互控”功能,在车里就能启动家里的空调、扫地机器人等电器,而BLE蓝牙钥匙更可实现手机开/锁车门、启动车辆等功能。系统的操作逻辑和我们的智能手机很接近,非常容易上手,UI界面则显得有些平淡,但深色主色调对于驾驶者的干扰较低。

中控屏下方的控制面板集成了多媒体+空调功能,全触控方式让操作变得更加顺滑,同时让车厢变成更整洁,数字化和科技感营造的比较到位。对于盲操作不够便利的问题,要适应语音控制,系统支持多媒体、导航、电话和空调的语音控制。

挡杆台也是全新布局,居中布置的飞机式挡杆成为主角,右侧的倾斜扶手将挡杆台分割成为驾驶员专属的空间,体现了“以驾驶为中心”理念。挡杆前方配备有开放式手机储物格,设有两个USB接口和12V电源,还配备了手机无线充电功能。

布置在挡杆台的车辆功能按键不多,仅有驾驶模式、驻车雷达、电子手刹和自动驻车四个功能,更多功能布置在方向盘左后方,包含大灯高度调节、自动启停、胎压设定、并线和ESP关闭。

中央扶手箱开口较大,内部空间并不规则但深度足够,具备相当的储物能力,搭配前方两个水杯槽,整体还算便利。

前排座椅用仿皮包裹(入门车型除外),皮质偏硬、内部填充物较饱满,坐垫和靠背拥有充分的侧向支撑,整体支撑力很充分,边缘的红色缝线为座椅增添了运动气息。功能上,主驾驶座椅支持前后、靠背和高低(2向)电动调节,副驾驶则仅支持前后、靠背手动调节,前排座椅均配备有加热功能。

后排座椅同样用仿皮材质,坐垫和靠背之间的角度合理,坐垫长度充分,靠背有一定的侧向支撑,整体的承托性充足。空间方面,侃弟身高175cm,腿部约为两拳,头顶空间为一拳,横向坐满三个成年人也不显拥挤,空间表现在同级中处于上游水平。功能方面也比较完善,配置有三个可伸缩式头枕、带两个水杯架的高位翻折扶手和地台式空调出风口,并配置有一个USB接口。

除入门车型,全系都配置了电动天窗,如果能够在高配或顶配车型上搭载全景天窗就更好了,哪怕是以选装形式提供,毕竟这是国人很喜欢的配置。

尾箱两侧轮拱凸起占据了部分横向空间,整体呈内窄外宽造型,常规状态下拥有474L的容积。通过上方小拉杆(红框所示),可将后排座椅按4:6比例完全放平,不过该功能仅1.5L和1.4T顶配车型(旗舰版)支持。地板下方配备了非全尺寸备胎,以便不时之需。

驾驶与体验——动力输出较平顺?驾乘偏向舒适?中速内静谧度不错

动力方面,伊兰特提供1.5L自吸和1.4T涡轮增压两款发动机,前者最大功率为84.5kW(115Ps)/6300rpm,最大扭矩为143.9Nm/4500rpm,匹配CVT无级变速器;后者最大功率为103kW(140Ps)/6000rpm,最大扭矩为211Nm/1400-3700rpm,匹配7速DCT双离合变速器。其中1.5?MPI发动机用了突破性的CVVD技术,配合车身轻量化,能够实现4.9L/100km的超低油耗。不过,我们此次试驾的是1.4T车型,这台发动机相比之前用了全新调校,有10马力的提升。

此次试驾路线由市区开往郊外,全程大约40公里,在经历了市区的短暂拥堵后,便开始了全高速路段的驾驶。这台1.4T发动机在起步阶段的动力输出并不直接,感觉踩下油门有个短暂的停顿,随后动力才会释放出来,仿佛是双离合变速器接合速度不够快,也有可能是人为设定,防止误踩油门。不过一旦车辆动起来,发动机的低扭输出比起之前还是有提升,虽然谈不上畅快,也够正常的提速,而且转速接近2000rpm,会有一小波动力涌现的感觉,此时感觉加速要轻快很多。再往后,动力的持续性能够保持到4000rpm,动力输出显得较为线性和平稳。从车速角度看,这台车从10km/h到80km/h的区间加速都称得上爽利,而且变速器在此区间也能平顺的从2挡过渡到6挡,转速控制在2000rpm上下,带来更经济的油耗。在80km/h之上,加速就略感吃力,上到120km/h就需要一点耐心了。整体来看,这套动力非常适合市区中速路段。

在运动模式,挡位会保持得更持久,转速会拉得更高,当然动力响应也更直接点,加速的感觉确实要好不少。当然,也可以利用拨片换挡把转速保持在3000rpm上下,以获得更充裕的动力储备和更敏捷的响应。不过,以上这些都是相对而言,总体来说伊兰特即使是1.4T动力也并没有很强的运动感,与它运动化的外型略有差距,更偏重日常使用的平顺和舒适感。说到舒适性,就是它的强项了,方向盘的分量较为轻盈、油门和刹车踏板的阻尼也比较小,驾驶这台车感觉根本不费力,即使女生也能开得很自如。行驶中,我们发现这台车有个很有趣的功能,就是两侧的盲区影像,在变道前打起左右转向灯,仪表盘左右圆盘分别会显示两侧后方视野,确保安全变道超车,对于新手来说非常友好。

底盘用前麦弗逊独立式+后扭力梁非独立式的悬挂组合,前置前驱布局。由于用了更低的重心和更宽的车身,直线行驶的稳定性较为出色,底盘对于平直道路上细小振动的处理也很到位,保留了一定的路感传递至座椅,但也不会很琐碎。不过在经过减速带和坑洼路面时,悬挂的吸振和滤振能力就显得不够从容了,略显生硬,并有多余的晃动。NVH表现也有可圈可点之处,发动机本身的减振和隔振做得不错,行驶中发动机的存在感并不高,在80km/h时速内风噪和胎噪控制的也比较到位,有一定的高级感,不过在超过这个车速后,胎噪和风噪就能被感知到,显得不那么高档了。整体来看,这台车对于市区中速范围内行驶品质的标定和调校是下了一些功夫的,对于高速行驶则相对薄弱。

侃弟点评:

第七代伊兰特在外型上的变化真的让人很难拒绝,确实会给人怦然心动的感觉,无论整体还是细节,做得都非常用心,而且原创度和新鲜度都很高。车厢也做到了双大屏、大空间、简约化布局,并强调驾驶位中心,配置给的也很足。不过,这台车在驾驶感觉上却并没有把运动和操控感放在首位,而是以舒适性为主,更适合日常代步和家庭出行。这种风格有一个成功的前例就是日产轩逸,伊兰特以这种方式回归市场应该也不会差到那里去。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试驾全新第七代伊兰特:有的不仅是颜值,开起来也省油舒心!

主要原因是拖底和腐蚀。

1、拖底和异物撞击底盘:国内道路建设往往恰好今天修,明天损坏。当我们的汽车行驶到正在维修的道路上时,如果我们不小心,大石头或其他道路突起会与我们自己汽车的底盘紧密接触,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拖底。

2、腐蚀:现在环境越来越差,连下雨都是酸雨,在这种环境下,我们的车可能会增加损坏的可能性。

有对比才见高下 全新伊兰特静态对比朗逸

A级家轿的竞争历来最为激烈,也最为引人关注,目前在这一级别也是由大众朗逸以及日产轩逸轮番坐主,不过早在十年前,现代伊兰特也是A级家轿这一细分汽车市场销冠的有力竞争者,无论是出租车、公务车还是私家车,现代?伊兰特车型的影子都随处可见。

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产品力的升级,后期分别更名为悦动、朗动、领动等车型显然无法达到消费者购买的标准,这不全新第七代伊兰特作为有史以来最具颠覆性的一代产品宣布回归,并凭借在空间、舒适、智能等方面的革新,在上市首月销量便达到10100辆,那么对于这款归来的A级家轿“销冠”,具备了何等实力?

全新弟七代伊兰特整体造型极具凌厉,在当下可谓是一款个性十分鲜明的A级家轿。前脸用宝石式格栅,而其灵感源自宝石的本质和矿物的原始线条,犹如碎钻模样的楔形元素规则排列分布,无形中增加了高级质感,大大提升前脸辨识度。再者搭配上运用全新楔形元素的LED大灯组,使得第七代伊兰特前脸更具未来感。

车侧线条得复杂程度也是前所未有,这种线条的勾勒不是一味的为了设计而设计,而是用参数式宝石立体雕刻车身,这样设计区别同级车型,可以带来更为立体的线条感,营造出十分舒展的车侧。轮毂同样也融入了楔形元素设计,并且会根据车型的配置分别提供16英寸铝合金轮毂、17英寸双色铝合金轮毂、17英寸熏黑铝合金轮毂。

凌厉的线条设计感一直延续至整车,在尾部同样甚是,从后风挡玻璃两侧延伸出了两条凌厉的折线,让后备箱盖更有立体感,再者后备箱上方还设计出一个小尾翼,增加了整车的运动属性。

尾灯用同级独有的H型贯穿式设计,尾灯组内使用众多楔形元素,打造出辨识度极高的层次感。尾灯点亮时,不仅有警示后车的作用,还能提升视觉美感。

此外全新第七代伊兰特还为240T?GDi车型配备专属的运动配件,其中包括黑色镀铬前格栅、单边双排、后尾翼、金属踏板、方向盘红色缝线、黑色内衬、人造皮纹座椅套等,这无疑也是给了个性化的购车群体带来更多外观上的可玩性。

全新第七代伊兰特用以驾驶者为中心的沉浸式座舱设计,视觉沉浸式包裹性非常强,虽然在用料上并不是现代的强项,但是素色的搭配以及精细的绗缝工艺也是能大大的提升伊兰特内饰的质感,同时还提供64种颜色、10种亮度的随动氛围灯,营造出不错的内饰氛围。

新车配备当下最为主流的双10.25英寸智慧连体屏,屏幕成像清晰,画面色彩饱满,并且全新的UI设计也是让驾驶者能有焕然一新的视觉感受,此外中控屏搭载的是第三代智能网联系统,拥有超高的智联水平以及高度的可操作性,分别可以以三指、四指、五指来完成不用的操作指令。

作为一台及格的家轿王,在空间方面也显得十分重要,全新第七代伊兰特基于现代汽车第三代技术平台i-GMP打造,拥有2720mm轴距,为同级最长,可以拥有很好的腿部空间并且能满足各种舒适的葛优躺乘坐姿势。

相比主打安全主旋律的车型,全新第七代伊兰特同样十分出色,拥有同级最多的23项ADAS配置。其中,FCA-JT前方防碰撞-交叉路对向车、BCA盲区防碰撞、SEW安全下车提醒、RCCA后方交叉防碰撞、DRM后方影像显示系统、BVM盲区显示系统、SVM360°全景影像均为同级车型所独有,试问,十万级别的家轿能够配备这么齐全的安全配置,也仅此伊兰特一款。

全新第七代伊兰特搭载1.5L+CVT和获得“沃德十佳发动机”称号的1.4T+7DCT变速器两种动力总成,其中1.4T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03kW,最大扭矩211N·m,这样的动力数据相比同级不算亮眼,但作为一台家轿车,这早以满足各种满载、提速超车的需求。

在经济模式下行驶时,车辆转速基本保持在2000rpm以下,较低的转速可以保证车辆会有一个非常不错的燃油经济性。按照正常驾驶习惯随意开了64.9km后,它的百公里油耗为5.6L,可表现出不错的燃油经济性。

当模式切换至运动模式时,发动机转速会直接飙升至2000rpm以上,油门响应也变得非常积极。在需要急加速时,动力输出也非常从容的,即使是在80km/h行驶时,车辆再加速的能力在同级别车型中也属于优秀水平。

虽然全新伊兰特底盘用的是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挂+后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挂的组合,但得益于现代汽车优秀的调校,车身的跟随性以及对车辆的支撑性表现都非常出色,而且对舒适性也有兼顾。比如在经过像鹅卵石、砖块路面等细小颠簸路面时,悬挂非常有韧性,传递至车内的振动感非常柔和。在经过像减速带这样的大颠簸路面时,悬挂拉伸回弹动作干净利索,乘坐舒适感度甚至堪比B级车。

总的来说,全新第七代伊兰特上市首月并能取得如此优秀的成绩,很大程度取决于其诚意的售价,当然在产品力的表现方面也显得更为到位,在拥有同级更为优秀的家用属性、安全配置,伊兰特还具备极具张扬的造型,如果看惯千篇一律传统家轿的设计风格,想彰显不一样的个性,全新第七代伊兰特无疑最为符合你的购车需求。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第七代现代伊兰特车底盘被磕了会有什么影响

可能屏幕前的你对于?伊兰特的名字会有些许的陌生,但如果将名字转换成实物亲近感就会油然而生。没错,记忆中那辆或蓝黄相间、或绿黄相间、或红黄相间,头顶悬挂“TAXI”字样的出租车,其原型正是伊兰特。时间回溯至1990年,伊兰特车系正式问世,30年后的今日第七代伊兰特带着全新的造型翩跹而至,惊艳了时光。

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彼时伊兰特所处的国内紧凑型轿车市场,如今已是物是人非。大众朗逸身为现时国内紧凑型轿车市场的霸主,未来全新伊兰特重返国内市场自然免不了要与朗逸进行正面对决。

因此,借着北京车展的契机。教授决定为各位奉上全新伊兰特与朗逸的静态PK,看看谁能笑到最后?(由于本次北京车展大众并没将朗逸带到现场,所以下文朗逸配图为往届车展用图)

全新伊兰特运用了现代汽车设计哲学“Sensuous?Sportiness”(感性运动)与“Parametric?Dynamics”(参数化动感)设计理念,造型锋芒毕露。但看着如斯激进的时尚运动型外观,你很难将其与十数年前那个低调务实的“的士一哥”联想到一起。然而时代在变,伊兰特也要顺时而变,如今的全新伊兰特再也不是曾经那个平凡不起眼的伊兰特,而是要做到所到之处皆为路上的焦点。

每当谈及大众车型,总会不其然地想起那份说不清、道不明的高级感,正如今天的其中一位主角——朗逸。向上借鉴的外观造型,饱满的身材在流畅舒展的线条和恰当好处的镀铬饰条修饰下,再辅以车前“显赫”的“VW”车标,与同级竞品相比更显大气,甚至朗逸展现出来的气场已经突破紧凑型车的界限,向中型车看齐。

具体来看,全新伊兰特的前脸以硕大的形如宝石状的格栅为主基调,其精妙之处在于无论从任一角度观看都能折射出宝石般的光芒,内部的精致层叠式同样值得细细品味,搭配左右两侧深邃且锐利的大灯,潮流属性拉满。

全新伊兰特的前脸造型在市场中存在较大争议,只是好看与否全看个人的主观判断。个人愚见全新伊兰特的先锋前脸虽然未能收获一致好评,但至少能给人留下强记忆点,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宣传点。

转至朗逸,多辐条横向格栅经由高光、哑光以及电镀饰条点缀,尽显档次感,而且格栅内部的横向舒展镀铬饰条与左右两侧的LED大灯融为一体,扩大前脸的视觉宽度,再结合发动机盖上的两条笔锋刚毅有力的轮廓线,气势不请自来。

来到大灯部分,二者远/近光灯的光源均为LED,只是从视觉效果来看,全新伊兰特造型别具一格的大灯组会比朗逸造型略显常规的大灯组更加吸睛。

移步侧面,全新伊兰特的侧面同样延续了外观的动感范,硬朗的Z型腰线勾勒出如几何晶体的梦幻分割面,时尚的溜背造型又颇有几分GT轿跑的既视感,二者结合相得益彰。

至于朗逸的侧面,一笔到底的平直腰线足够沉稳,上下分层式设计也扩大了侧面的视觉体感,回应稳重体面的设计主题。讨喜的是,C柱位置下沉的线条营造出溜背的感觉,带出一点运动感。

最后就是尾部,全新伊兰特用繁复的折线将尾部塑造成内凹状,凸显层级感,而两侧的示宽灯和中间的灯带构成“H”的字样,再结合延伸至车尾的几何晶体线条和大量的锐角元素,如此超前的尾部相比前脸更加激进。

至于朗逸的尾部,四平八稳的造型,肯定没有全新伊兰特的超前尾部的视觉冲击力强。但是看起来也足够的稳重,而且左右两侧的樱桃红尾灯平添了几分精致感。

在内饰环节,二者沿袭了外观的设计思路,全新伊兰特的简约科技风顺应时下潮流,而朗逸的大气质感范则是大众高级感的合理诠释。

具体来看,全新伊兰特的内饰摒弃臃肿的线条和削减大量油腻的实体按键,清爽的贯穿式空调出风口与两块10.25英寸大屏成了内饰最显眼的存在,而温馨的环抱式设计又能给驾驶员和乘员营造沉浸式驾乘体验。

至于朗逸的内饰用常见于大众车型的“T”字型布局,功能区域分布明确。巧妙地加入了亮黑的渐变式饰板再辅以精致的镀铬装饰,哪怕内饰用料没有用触感细腻的软性或真皮材质,而是让硬质塑料做主角,但视觉的高级感已经完全掩盖住硬质塑料的劣质感,只要不伸手触摸就不会“露馅”。

全新伊兰特配备了双10.25英寸智慧连体屏,其中中控屏幕内嵌了第三代智能网联系统,整合语音识别、车家互控、BLE蓝牙钥匙、位置共享等先进功能。此外为了兼顾人性化,中控屏幕的角度向驾驶位倾斜了10度,更为关键的是支持多点触控。三指触控时,跳转到整体菜单;四指触控时,跳转到主页面;五指触控时,息屏。

至于朗逸的8英寸中控屏幕相比全新伊兰特的悬浮式设计,用了更为保守的嵌入式设计,虽然科技含量没有全新伊兰特的10.25英寸中控屏幕高,但是基础的手机互联、GPS导航、蓝牙电话都有配备。而且UI设计合理,操作时画面没有明显的滞后性,常用的功能也都设置在第一级菜单,方便查找。

如果从科技、智能的角度来看,全新伊兰特的10.25英寸中控屏幕明显比朗逸的8英寸屏幕更有优势,只是对于部分传统的消费者来说,或许朗逸这种以实用为主的中控屏幕更能符合他们的胃口。

转至左则的仪表盘,全新伊兰特的10.25英寸全液晶仪表盘同样科技感满满,此外还支持三种主题切换。

至于朗逸则是再次回归经典,机械式仪表盘满满的都是回忆,不过实用性同样不用担心,中央的液晶屏可以显示油耗、挡位等车辆信息。

全新伊兰特的方向盘用了四幅式+平底式设计,看着还是足够的时尚。可惜的是方向盘只能支持上下调节。

至于朗逸的方向盘同样用了平底式设计,虽然造型看着没有全新伊兰特带感,但是胜在可支持上下+前后调节。

无论是时尚的全新伊兰特或是稳重的朗逸,最后都要回归家用层面,而家用的本质就是乘坐。

先看全新伊兰特的座椅,前排座椅侧翼厚实,填充物料也较为柔软可以同时兼顾支撑性和舒适性,而后排座椅虽然包裹性不如前排座椅,但是胜在人机工程学合理,久坐不会轻易出现疲劳感,而且中间座椅也配备了头枕。

转至朗逸的座椅,前排座椅的支撑性稍有欠缺,但是座椅出色的柔软度能够让人有种坐沙发的舒适感,或许这也和朗逸偏重稳重的性格有关。至于后排座椅,坐垫长度够长,可以很好地承托住大腿,不会有悬空感,而且后排三张座椅都配备了头枕。

虽然二者的后排中间座椅都配备了头枕,但是后排中央地台隆起幅度更低的全新伊兰特相比,朗逸高又窄的后排中央地台,明显更能讨好满座时需要坐在后排中间乘客的欢心。

动力方面,全新伊兰特共有两套动力总成可供选择,分别为曾获“沃德十佳”称号的Ka?1.4T涡轮增压发动机,其融合了缸内直喷、电动涡轮泄压阀、集成式排气歧管等众多先进技术,匹配的是7速双离合变速箱,而Gamma?1.5L自然吸气发动机匹配的是CVT变速箱,可实现4.9L/100km的油耗水平。可以看出前者注重的是运动,后者强调的是家用。

此外,还有4种驾驶模式可供选择,分别为舒适、经济、运动、智能。

而朗逸共有两套动力总成可供选择(如果算上两厢版就有三套)。分别为代号为EA211-DJS的1.4T涡轮增压发动机,匹配的是7挡双离合变速箱,官方公布的百公里加速时间仅为8.3秒,主打性能。而代号为EA211-DMB的1.5L自然吸气发动机,匹配的是5挡手动或6挡手自一体变速箱,则是注重平顺性。

底盘结构方面,全新伊兰特依旧使用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后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架的组合。

至于朗逸在底盘结构方面与全新伊兰特如出一辙,同样为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后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架的组合。

区别在于朗逸的行驶质感已经得到广大消费者认证,虽然后悬架不是独立结构,但是大众多年来在底盘领域的深耕细作足以让非独立悬架营造出犹如独立悬架的良好行驶质感。至于全新伊兰特由于还没拿到试驾车进行道路试驾,所以底盘的表现如何还是个未知之数。

一番静态对比下来,会发现全新伊兰特与朗逸之间的PK,实则可细化成两种造车思维的碰撞,朗逸的稳重显体面和全新伊兰特的时尚领风潮,前者已经用红火的销量证明稳重风的可行性,至于后者,如今时尚、科技风正走在时代的最前沿,把握住时代发展脉搏的全新伊兰特也有望重现往日辉煌之景。

不过说到底静态对比始终不够全面,动态才是汽车的底层逻辑。所以等日后有机会同时拿到全新伊兰特和朗逸的试驾车,教授会再为大家做一次详细的测试。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拿得出手的技术实力 不同角度看第七代伊兰特

以下是磕到底盘对汽车的影响:

1、排气管位于车辆底部,也是很薄弱的,碰到坚硬的石头刀,甚至会滑破,磕到底盘时,前保险杠和排气管也比较容易被磕到。2、一般磕到底盘时会造成车底部有划伤,也会造成底部变形,严重者会造成发动机油底毁坏,而且造成划伤部分容易生锈。3、磕到底盘可能会导致刹车油管破漏,现代汽车的刹车系统广泛用液压刹车系统,磕到底盘就很容易造成刹车油管破裂。4、磕到底盘时极易造成发动机变速器的油底壳发生破裂、机油发生泄漏,此时要尽快维修,否则会对发动机造成永久性的损伤。

现代伊兰特是一款典型韩国车,16气门发动机,加速时间12.3秒。作为现代公司在海外销售业绩最好的车型,它已经经历了六代。北京现代伊兰特是在其第六代车型的基础上,根据中国路况和气候环境略微改进而来,以丰富的配置和相对较高的性价比受到好评。

全新第七代现代伊兰特,将在10月下旬上市,作为曾经的“中国家轿之王”?2003年,?伊兰特在国内推出,17年来累计销量近470万辆,是很多人记忆中的理想车型。而新车型的推出让我们感受到这台车好像一见如故,熟悉但又有一些陌生。关于外观内饰想必大家都有了解,之前我们也做过相关的体验。那今天我们从另一个技术角度看一下这台车的真功夫。

先从伊兰特三大件来看,发动机、变速箱、底盘;全新伊兰特基于现代汽车第三代技术平台i-GMP平台打造,在以上三方面都有所提升,提供1.5L和240T?GDi两种不同动力的车型。其中1.5L最大功率84.5kW,最大扭矩143.9N·m,使用的CVVD“连续可变气门持续期”发动机技术,可提高4%以上,燃油效率可提高5%以上,而尾气排放量可减少12%以上,实现了4.9L/100km的超低油耗。并分别匹配CVT无级变速箱和7挡双离合变速箱两种组合形式。

底盘方面,基于i-GMP平台合理降低了车辆重心,并对悬架进行了全新优化,前麦弗逊后扭力梁改善前悬架和后悬架的几何结构,提高车辆在高速和弯道行驶时的稳定性和应答的灵敏性。

安全性看不见摸不着,相比外观内饰质感这些我们可以切实感受的东西,更容易忽视,而这点更容易看出作为厂商是否真能为消费者考虑的地方。伊兰特在车身轻量化的同时提高车身强度,用超高强度钢材和热成型钢,使车身平均强度提高了10%以上。多重骨架结构发动机舱,能有效分散车体吸收的冲击力,保证驾驶舱的安全性。

配置上,看到了这台下本的地方,盘点了一下在驾驶上的优势,不仅对老司机有帮助,更对新手起到了驾驶小助手的作用。先看几个经常能用到的实用功能、360°全景影像、前方碰撞预警、盲区显示系统、前后泊车雷达、车道防偏离、车道偏离预警、车道居中保持,还有SCC智能巡航控制(带停走功能)、HDA高速公路驾驶,驾驶员注意力警告等多达23项配置。

内部性上,全新伊兰特也很懂年轻的心思,像什么语音控制和多媒体应用这台车都有加入,语音可以通过“你好,北京现代”进行唤醒,对音乐、电台、导航、空调、车窗等进行控制。此外,还可以实现查询天气、股票等功能,还能对家中的智能家居设备进行控制,还可以在家中直接控制车辆的启动、闪灯等功能。中控屏幕用电容屏,支持多点触控;三指触控时,跳转到整体菜单,四指触控时,跳转到主页面;五指触控时,息屏,可玩性还是挺多的。

整体来看,全新伊兰特巨大的改变,惊喜还是挺多的,不仅仅是在外观上的与时俱进,在技术上的提升也体现出韩系车在性价比上的优势,而且现代汽车对新伊兰特再一次给予厚望,希望能再次站上销量的神坛,单从数据的表现上伊兰特非常有竞争力,那回归到真刀真枪的实际用车情况,还需要一段时间的验证,后期新车上市我们也将会第一时间对这台大家期待已久的车进行一个更加全方位的试驾体验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