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都说开完电动汽车,就不想再开回燃油车了,是这样吗?

2.比亚迪唐更换电池需要多少钱,值得购买吗?

3.比亚迪海豚冬天怎么热车

4.比亚迪e2的续航怎么样?

5.开了3年以上新能源车的人,能说一下新能源车的缺点和真实用车感受吗?

6.电车高速续航打几折

比亚迪电车冬天开暖风续航打几折合适_比亚迪 冬天

必须承认,与竞品车型横向对比,老款比亚迪唐属于“长板很长、短板很短”的车型。

这也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欣赏这款车的人往往津津乐道于纯电条件下超强的动力、极低的使用费用;反感这款车的人经常嘲讽馈电条件下动力系统的糟糕表现,以及“直线王、弯道亡”的操控水平。

本人于2016年购买比亚迪唐旗舰款,当时指导价补贴后21.98万元,另加上约8000元保险费用,最终付全款约22.8万元,赠四次保养及6000元油卡。

目前用车近四年,总结优缺点如下,仅代表个人用车体验:

优点:

1、远程控制解锁、空调等云服务功能非常实用;

2、有充电条件的情况下后期费用极低;

3、较强的动力以及非馈电状态下顺滑的动力输出;

4、各项配置较为丰富,被动安全配置齐全;

5、车内空间较为宽裕,储物空间丰富;

6、转向手感不错

缺点:

1、人机工程设计不合理,高个子人群长时间驾驶舒适度欠佳;

2、底盘调教偏软,点头抬头比较严重,过弯侧倾也比较明显;

3、中控车机是WinCE系统而非安卓,功能严重受限;

4、NVH水平较差;

5、?馈电状态下的平顺度和能量利用效率有待改进;

6、?外观设计落后于时代,内饰用料好但缺乏设计感

六大优点

在考虑优点的时候,我是这样想的:如果将来换车,缺失哪项配置无法接受,且同级别车型很少具备该项功能。

超强的动力?

比亚迪唐这个级别的同价位车型动力确实不多,但俗话说,“没有肉车、只有肉人”。工作关系也开过不少其他品牌的车型,以我个人的体验,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A+级及以上的新车,只要舍得给地板油,动力都够用,谈不上无法忍受。

较宽裕的车内空间?

以我190cm的身高情况,确实无法忍受较狭窄的车内空间。但是,同价位相似甚至更大的空间并不在少数。

纯电条件下较低的使用成本?

我下一辆车肯定换纯电了,选择还是比较丰富的。

不限号不限行?

这属于政策利好,不属于车本身的优势。

思来想去,缺失后无法忍受、且同级别普及率不高的功能,竟然是云服务。

夏天汽车内部温度较高,上车时的痛苦老司机都懂。特别是停放在阳光下的车辆,方向盘和座椅已经不是热,而是烫。我曾在大热天开公司被暴晒的黑色车,体验更是酸爽。冬天相对好一些,但北方深冬车内的冰冷仍然难以忍受。特别是日常市区代步场景,如果上车开空调,往往是温度还没达到正常就已经到目的地了。

而有了云服务,只要记住提前开空调,上车就是舒适温度,体验提升了太多。

此外,我本人亲身经历的一个极端案例,也让我对云服务更为看重。

有一次全家自驾游,中途在高速服务区停车休息上厕所,车钥匙和所有人的手机都留在了车里。等我返回车旁,发现同行的家人一时不慎,通过车外的无钥进入按键把车锁了。(后来我查了下,一般钥匙在车内是无法上锁的,但如果信号不太好,这种情况仍有可能发生,各大品牌都有用户反映类似现象。)

因为当时在高速服务区,如果换了普通车型,只能呼叫救援、或者干脆把车玻璃砸了。

而我最后的解决方案是,找服务区的工作人员借了台手机,下载安装云服务APP,输入帐号密码,顺利解锁了车辆。

后来有几次朋友借车等特殊情况,我都是通过云服务解锁,免去长途跋涉的麻烦。而且想不起来是否锁车时可以掏出手机看看,真没锁的话就可以远程操控上锁。

将来换车时,不能远程控制解锁、开空调的车型,我绝不会考虑。

接下来说说用车成本。插电混动的优势大家都懂,能充电的话怎么都比用油便宜。

彻底馈电时油耗确实不低,我实测高速油耗9-10L,市区油耗10-13L。但我其实日常市区代步几乎都是纯电模式,偶尔上高速也不会馈电,所以综合油耗非常低。

目前里程近四万公里,APP上显示百公里能耗是18.9度电+2.8升油。

私桩走民用电,电表充二三百块钱能用好几个月,电费基本上可以忽略了。至于油钱,我就这么说吧:当初买车的时候送了6000的油卡,我到去年,也就是买车后三年才用完。

另外,购车时赠送了四次保养,而老款唐保养周期异乎寻常得长。所以,用车至今除了保险和违章罚款,基本上没为车花什么钱。

说说动力。我个人认为,就国内目前多数人的用车需求而言,操控的重要性并不突出。下赛道的终究是极少数人,没几个人在市区开车转弯不减速。绝大多数人真正需要的,就是随踩随到的动力,赶紧超车迅速并道。

这方面,纯电的顺滑和动力响应速度,相比内燃机确实是先天优势。

老款唐的动力有ECO(经济)和Sport(运动)两种模式,实测ECO模式动力已经相当强,运动模式动力过剩。我甚至认为,比亚迪应该将现有的ECO模式设定为Normal(正常)模式,再标定动力更弱的输出作为ECO模式。对大多数人而言,我认为再弱一点的动力也绝对够用,而且还能节省能耗。

而且,混动状态下老款唐的表现并未有一些人说的那么不堪。

非馈电状态(剩余电量>15%)下,电机和内燃机切换比较顺畅,同时规避掉了双离合起步的问题,平顺性也相当不错。馈电状态动力有所下降,但在同级别仍不算差。馈电能感觉到双离合的顿挫,不平顺感加剧。经过几次升级后有所优化,但并未彻底解决。

舒适性配置方面,个人认为比较实用的是全景天窗、座椅加热、一键启动/无钥匙进入。

全景影像变形有点严重,夜间清晰度低,但总的来说可用度还是不错的。

后排出风口和定速巡航这价位的车都有,就不多说了,还是羡慕二代唐的自适应巡航。前后车雷达、全景影像相当实用,对新手司机来说尤其如此。

数字式的胎压监测很赞,全系标配ESP。主副驾气囊、头部气囊、侧气帘……安全气囊可以说能上的都上了,这个价位真的不多。

车内空间的重要性,这些年深有体会。特别是有孩子之后,在后排安装儿童安全座椅,坐两个成年人仍然毫无问题。

另外,前排真皮座椅舒适度不错,车门的储物格做的很顺手。后地台全平,后备箱宽敞,后排座椅支持4/6比例放倒,放倒后几乎全平。买车这些年,后备箱拉过瓷砖、拉过沙发、拉过电动车、拉过椭圆机,想想也是挺有趣的。

转向有虚位,谈不上精准操控,但总的来说唐的电子助力转向稳定从容。轻巧、稳定、顺滑,开起来感觉也不错。原地打方向的时候,也没有出现同价位某些车型毫无路感的情况。

其他还有一些小优点,比如:四驱能力强,烂路基本不担心;音响在当年的同级别突出,音质相当不错;遥控停车在狭窄车位确实有实用性;220V反向供电适合自驾游等等,不一一细说了。

六大缺点

接下来聊聊缺点,先说说人机工程。这个问题网上车评很少有人提,但却是我作为车主感知最明显的缺点。

当然,本人身高190cm,确实对空间比较敏感。以我这种身高,如果调整成比较舒展的坐姿,绝大多数车型都会存在车内空间垂直高度不足的问题。

老款唐的空间表现,在同级别也算不错。但是以唐的尺寸和轴距,舒适度表现本应比现在更好,个人认为有两方面拖了后腿。

一方面,底盘整体较厚,压缩了车内垂直高度。这使得不仅压缩了前排头部空间,更使得后排座椅高度偏低,有“小板凳”的倾向。好在后排腿部纵向空间比较宽裕,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前后排都算舒适。

另一方面,中控部分体积庞大,侵占了前排腿部空间。特别是前排中控下方突出的镀铬装饰条,进一步挤压了膝部空间。

为方便大家理解,我特意拍了张照片:

除了中控部分的镀铬条上有按钮,主驾副驾两侧的镀铬条完全看不到实际意义。

对于我这种身高比较高的人而言,主驾的镀铬条正好顶在膝盖上,进一步挤压了腿部空间。感受到这个问题的估计不止我一人,所以一代唐在中期改款的时候,也进行了修正。

接下来说说底盘调校,偏软的底盘日常行驶还算舒适,但是起步和减速的动作很容易引发点头抬头的现象。

如果要保证车内乘员的舒适性,日常驾驶需要比较小心,缓踩油门和刹车,这样其实是限制了整车的动力表现。高速行驶时,偏软的底盘也导致车身容易出现上下晃动的情况,缺乏高级感。

因为电池在底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过弯的侧倾,个人认为这方面比起同价位SUV还行。但是激烈驾驶时,偏软的底盘过弯信心不足,跟动力不太匹配。

车机而言,比亚迪唐一代能满足基本功能,但智能化水平和目前主流的安卓中控完全不在一个层次。

而且车机自带的导航界面粗陋不堪,更新也非常困难,用车至今从来没用过自带导航。好在可以通过蓝牙连接手机导航,看不到画面,有语音提示其实也还行。

另外,可以把音乐拷贝到SD卡,通过车机播放,这点倒是不错,不过日常还是连接手机蓝牙听歌更方便。其他应用更是聊胜于无,基本没啥可玩性,浪费了中控这块大屏。关于这点吐槽的人也很多,车友群里有不少自己改装安装中控,中期改款时就换成了安卓中控。

环境隔音和路噪表现不错,基本上是当时合资B级车的水平。而发动机噪音就相当烦人了,机噪音量倒是不大,但是声音偏中频,听感较差,主观感受比较突兀。同时,电机噪音控制也不理想,啸叫比较明显。高速风噪也偏大,时速90km以上就能感受到风噪;时速110km以上,风噪就相当明显了,放歌的音量得调高;时速140km以上,人说话就受影响,必须放大音量。总的来说,NVH水平弱于同价位对手,也不如丰田的混动车型

比亚迪唐一代馈电行驶动力仍然不错,但双离合的平顺性不是很完善。配合发动机的噪音问题,整体行驶体验相比纯电明显下降。

此外,由于比亚迪发动机的热效率和混动系统能量管理不甚理想,馈电状态下油耗确实不低。我个人实测,脚法略奔放纯馈电行驶,冬季市区油耗11-12L左右。

我个人从来不建议没有充电条件的用户购买新能源车,老款比亚迪唐尤其如此。这不仅仅是因为馈电行驶体验和油耗的问题,还包括电池寿命。如果长期把插电车当普通油车开,我认为可能导致电池在放电-充电的过程中反复循环,从而影响电池寿命。

用车至今,我的纯电里程并不少,基本感觉不到电池衰减。而车友群中也不乏长期馈电行驶,两年多就到4S店更换电池的例子。

外观方面其实没啥可说的,大家都在吐槽。内饰方面,我购买的版本已经有所调整,大致效果如下:

比起自主品牌的同级别产品,这个内饰确实欠缺设计感,但还能接受。看看更早期的15款的仿桃木内饰,个人觉得真的不忍直视。

其他还有一些使用中感受不太明显的小缺点,主要是:轻量化不足,全车2.3吨过重;钣金工艺落后,装配水平较差;车头车尾长、转弯半径大。

续航与充电

最后重点谈一下续航。

首先需要提醒一点,老款唐纯电工况续航80km,指的是电池从0%到100%的续航约80km,但实际上电量低于15%就会强行启动混动模式。因此,老款唐的实际纯电工况续航是80*85%=68km。

体现在电池上,老款唐用磷酸铁锂电池,容量大约是17度。直到2017年,唐中期改款,唐100和唐80都换装了三元锂电池。中期改款后的唐80,电池电量提升到18.4度,才真正实现80km的纯电工况续航。

我自己的感受是,仅就我这辆车而言,比亚迪唐的续航相当实在。

非冬季理论续航68km,实际续航甚至有所超出。提车第一年的时候我测试过,即使是全程开空调的夏日,正常行驶也经常开到70km,个别时候甚至有所超出。印象最深的是一次较热的天气,乘员两人全程开空调,但因为大量路程是城市快速路匀速行驶,实测纯电续航接近了80km。

到了冬天,因为磷酸铁锂低温性能差的特性,续航缩水基本难以避免。也是提车第一年的测试,除非温度低到零下五度以下,否则冬季开空调续航40-50km基本问题不大。印象最深的是一次气温大约5度左右,乘员一人全程开空调,也是因为大量路程匀速行驶,最后纯电续航达到了58公里。需要注意的是,冬季多次短途行驶的情况,车辆开启空调热车后不久后就到达目的地。这会导致车辆反复开空调热车,能耗相比一段完整的行程提升不少。

如果你再跟我一样经常通过云服务提前开空调热车,能耗更是爆炸,印象中我最高达到过百公里40度的电耗。

我家有私桩,上下班通勤不在乎这点能耗,没有私桩的话估计比较难受。所以再次提醒,插混对充电的依赖某种程度上更甚纯电,没有充电条件不建议买插混。

最令我惊喜的是电池的寿命,提车至今感受不到明显衰减。

前几个月测了下,春季续航还是能到70km左右。

考虑到我日常相当多的里程是纯电,这个衰减情况已经很令人满意。更何况,日常上下班代步,其实多几公里少几公里区别不大。提车头两年我还时不时测试下续航里程,第三年就偶尔看看,到第四年基本上就随缘了。

不过,这里还是要再次提醒一下:

物理特性使得磷酸铁锂放电电压太长太平,产品一致性管理比较困难。而动力电池组的整体表现存在木桶效应,电芯的均衡性相当重要。有可能是我运气不错,碰上了均衡性较好的电池。而且我经常充电,很少在馈电状态下长期行驶,这可能也是电池衰减不明显的原因之一。车友群中不乏长期馈电行驶,两年多就到4S店更换电池的例子。

充电时间方面,插混车一般只支持慢充,老款唐也不例外。

充电功率3kw的壁挂桩,从基本没电到充满电的时间大约是5.5-6小时,基本跟官方标注的时间差不多。购车时附赠了三向充电插头,随便找个插线板就能充。但是这种方式充电功率低,仅有1.7kw,充满需要十个小时出头。

顺带一提,安装充电桩的关键在于小区电网和搞定物业。

物业方面大家都懂,强调下目前不是所有车位都能安装充电桩,关键要看小区电网条件是否允许。

比如我所在的小区,在部分车主安装了充电桩后,已经没有容量再安装新的了,只能等电网改造。

所以,有条件的话还是尽快安装。只要有车位、物业同意、条件允许,国家电网走线和比亚迪安装充电桩都是基本免费的。

用车体验基本就是这些,另外说两句题外话:

不论纯电车还是智能车,首先是辆车,机械素质仍然相当重要。

就我个人的观察,比亚迪的王朝系列,基本上是每推一款新车,机械素质就改善一些:从一代秦、一代唐、一代宋,机械素质不断改善。而二代唐(唐DM)是一个全方位的跃进,文中提到的老款唐存在的问题,基本都得到了大幅度改善。到了宋Pro,各方面的机械素质发展到相当完善的层次。

这种“每一款好一点”的现象,虽然说明比亚迪进步速度比较快,但这不并是正常的技术迭代节奏。产品线比较成熟稳定的企业,一般会把最新、最先进、成本最高的技术用在高端旗舰产品;之后随着技术成熟、成本下降,新技术才会逐步下放到中低端产品上。

目前比亚迪元、秦/宋、秦Pro/宋Pro、汉/唐,由低到高的产品线已经基本齐备。所以个人认为,比亚迪真正需要做的,是把宋Pro的机械素质尽快都普及到全系车型上。包括刀片电池、自动驾驶等新技术,应率先在汉/唐等旗舰车型上应用,然后逐步下放,从而形成稳定可靠的更新迭代。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都说开完电动汽车,就不想再开回燃油车了,是这样吗?

疫情期间,纯电车的话题又被热议起来,一方面,是原油大幅波动,闹的人心惶惶,传统能源如此不稳定,新能源自然变成“被动话题”;另一方面,美股崩盘,特斯拉股价从美股接近1000美元,跌至300多美元,波动之大让人咋舌。

从买车人角度,新能源车、也就是纯电车的好处很明确,省钱,真的特别省!比如肯定没有油费,几乎没有保养费用,一年算下来,与车相关的费用可能只有几千块。这一点确实很诱人。

可是在实际消费层面,真正让你掏钱买电动车的时候,大多数人还是会很犹豫,为什么呢?

纯电车产业,现在明显处在一个山腰位置,可以说是不进则退。那么到底是什么阻碍了纯电车的继续扩张呢?在这个车市“春寒料峭”的时刻,我们来盘一盘。

电池还是不稳定

技术和基建还有很多事要做

首先,我相信很多人不愿意买新能源汽车是因为自己的小区不支持安装充电桩,如果从自家阳台拖一根线下来飞线充电就得挨罚单;打开手机APP,搜索到离家最近的充电桩距离5公里,兴冲冲赶过去充电,发现一排充电桩全是坏的;买辆燃油汽车,跑高速没油了进加油站加满就走,要是没电了,我得站充电桩旁等上至少一两个小时才能跑。

所以,不想买新能源汽车最最最根本的源头就是:里程焦虑。

有报道预测,如按照2019年的纯电动占比计算,2030年纯电动车辆将达到6480万辆,如果建议在“十三五”期间将车桩比例提升为1.5:1为参考,这意味着充电桩仍存在4200万个缺口!今年中国指出加快包括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在内的七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新能源汽车的基建未来空间仍很大,说明仍然缺乏。

我们觉得,如果想快速扩张整个新能源车覆盖,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统一电池规格。人类自古以来,都有一统天下的情结,从古时的国家统一,到现在的科技统一,比如苹果和安卓,连充电口都逐渐统一成type-C了,甚至连大疆相机也装上了type-C充电口。如果电池统一了规格,那么换电站自然就能快速普及,新能源的里程焦虑自然就可以一键清除。

在电池研发上,全球也在想办法寻求突破,特斯拉正在美国弗里蒙特建造一条电池生产线试点,他们自行设计了电池生产设备;太平洋这边,宁德时代拉上一众国有车企,发起“结盟运动”,联合研发生产动力电池。

电池性能方面,目前让消费者头疼的,主要是安全性能和续航里程,当然还有成本。

电池的耐受力是个大问题?蔚来Es6,设计很良心,但是北方的朋友们一脸无辜地说这车不抗冻,大冬天续航能力打六折,要是再开开空调堵个车啥的,不敢想象;要是开个两三年电池性能继续衰减,算了不说了……

网上社区很多车友在寒冷省份,他们对电池在低温时的性能衰竭都感触良多,如何让电池更能极端环境是电池最大技术难点之一,据云游汽车与相关专家交流获知,特斯拉在电池保护方面是纯电车企里投入最大的,他们设计的独特的“电池保险箱”是目前最好的解决方案。即便如此,相关技术仍在完善,还不能说很稳定。

电池性能里包括了续航性能和成本,目前纯电普遍使用的是三元锂电池,三元就是包含镍(Ni)、钴(Co)、锰(Mn)或铝(Al)的聚合物,三种金属比例不同,成本和性能也不同。简单理解,如果想跑的远,成本就高且安全性降低,反之,则成本低也更安全。目前所有纯电厂商虽然出品的车款各有各的数据,但其实都是在这个“三元”矩阵里纠结,鲜有突破者。

前段特斯拉提出“抛弃钴”的话题之所以被热议,就是被认为可能将突破这个矩阵瓶颈,其核心也无非是希望在保证电池性能和安全的前提下,想办法降低电池成本。

这几年,各国各大车企也纷纷启动自己的电池研发和生产线。比如中国早先创立的超级独角兽宁德时代,再比如去年德国投入10欧元在南京建立塞路诺公司(Celluno),都是想把命运彻底掌握在自己手中。最近刚上市的最新纯电车型“比亚迪汉”记得么?它搭载比亚迪自主研发的基于磷酸铁锂离子电池技术的“刀片电池”,比亚迪官宣,是比市场主流的三元锂电池成本降低了20%,这确实是一个不简单的进步。但它的总体性能到底如何,还要等市场和时间来检验。

综上所述,电池的性能尤其是续航问题是目前面临的一大难题,谁也不希望在高速上被迫叫拖车,虽说很多新车已经展示了500公里以上的续航能力,小鹏P7的续航能力甚至超越特斯拉高达700公里,但是车毕竟是耐用品,开个两三年,续航会依然是700公里?还是打折变成300公里呢?

买车怕崩盘

纯电车除了会讲故事,还得会经营

要问“新能源车哪个公司更靠谱?”我还真不好说。

“这两年日子不好过啊”,这是近期常听到的话。今年刚开年,博郡汽车、威马汽车纷纷曝出资金吃紧,开始降薪裁员,让的吃瓜群众倒吸一口凉气;好巧不巧,正好又碰上今年的疫情,雪上加霜,新能源汽车企业开始各显神通寻找救命钱。

因为从公开信息来看,除了蔚来,其他车企距离上一次融资已经有一段时间,真够急人的。

新的行业就像新出生的娃,太孱弱了,需要各种支持才能活下去,特别是资金。特斯拉和比亚迪做新能源汽车有些年头了,底子还算雄厚;蔚来是行业融资黑马,产品认可度高、专利多、技术很牢靠都是优势,但账面上经常处在悬崖边缘,老让人捏把汗。

选择品牌大厂,你买车的售后服务就会一直跟上不会断档。如果是选择不太成熟的品牌,或者其他厂商附带的新能源汽车,万一哪天项目突然摁了暂停键,那就是你一脸懵逼的时候了。

其实整个纯电车行业,现在还处于新兴产业的初期阶段,里面的公司也都是创业公司,这个阶段,不太稳定都是正常的。

3月25日,比亚迪和丰田联手成立合资公司,双方各持股50%,共同研发纯电汽车,而车型搭载的电池将使用丰田品牌,于2025年之前投放市场。合资不可否认是个传统的好办法,比亚迪的纯电研发技术加上丰田的精细化生产,双方各取所长达成共赢,对于企业稳定和技术发展,都是好事。

还有一些公司,它的活法是很聪明的,比如纯电行业新秀小鹏,还有长城纯电项目(欧拉),以及五菱宏光的纯电项目(他们的e系列小车在区域里卖的非常火,其中e300真的很令人惊讶),他们并不是高举高大,而是紧密和市场挂钩,控制成本,步步为营,争取每一款车都有很好的账面。

按这个思路,从他们厂子里出来的产品,并不是电动超跑,也不是卖50多万的超级SUV,而是外形讨喜、人们购买起来又并不太犹豫的“轻松车款”。

他们为什么这么做?

首先是为了争取一个好的账面,这才是一个创业公司或者创业项目的重点,故事讲的再好,产品再炫,死了,都百搭,都会成为后来者的铺路石,而买你车的拥趸,也跟着倒霉。

其次对于买车的消费者来说,一个稳定的公司,比一个漂亮的公司更让人有“购买安全感”,这就是为什么大众会如此长期屹立车林不倒,尽管它经常被鄙视为“套娃脸”。

第三,作为一个新兴公司,尽可能多地争取到更多客户,是初期的重中之重,否则你连试错的机会都没有,消费者更不会信任你,继而形成恶性循环。

如此说来,目前看,那些产品定位从下而上的公司相对都活的轻松一些,当然,竞争也激烈。而从定位中高端出发的公司,财务压力都比较大,这有点像时装界的产业规律。所以特斯拉、蔚来这样的纯电车企,可能需要花更多精力在运营以及成本管控上,我们一直认为,他们在特别有钱的时候,花钱还是太大方了。

特斯拉近期一系列动作,能看到马斯克除了缩编团队,还在挖空心思从产品里面挤出更多美元,降低车价以求更大地获得用户。算是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吧。

对了,听说贾跃亭的FF还在制造中(名字到底叫FF还是LeSee反正傻傻搞不清楚)?要是FF未来真的量产上市了,定价60万元以上,对比特斯拉,你选哪个?另外做地产的恒大集团与FF分家后继续造车,2019年的财报显示还受新能源汽车拖累净亏损49亿元,如果他们的新车上市你会考虑买吗?

一断奶就哭

行业想形成良性循环还需要国家拉一把

陕西的何先生2018年订购了一台江铃纯电动轿车,去交管所上户时却被告知已经不是一手车了,需要过户。一头雾水的何先生在求助当地媒体后才得知,自己购买的新车确实已经上过户了,却不是在自己名下。从售后得知,库存五千多台的这一批次新车,为了赶上最后的国家政策补贴时间,公司将库存车全部登记在了员工名下!何先生当场要求退车,却遭工作人员拒绝。只能说,骗补都骗得这么硬气,画风真的清奇。

2019年掀起了一股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潮,导致的结果很尴尬,但是怪谁呢!

去年看上了一款新能源汽车,仅仅纠结了两个礼拜,就等来了国家补贴取消的政策,车价一下上去了,我也掏不起腰包了,幸好后来赶在周年店庆打折给优惠,算算跟之前补贴价差不多,才抢着这个机会下了订单。

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其实是间接给了消费者。为什么补贴退坡?因为国家高达3000亿元的补贴投入,却换来层出不穷的骗补。

再插播一则数据,退坡后,去年国内新能源车的产销量分别下滑2.3%和4.0%,2020年1月销量更是下滑高达57.9%,婴儿期突然断了奶,爹妈鼓励自己站起来走,不知道有多少娃能适应过来。现在市面上出现了两种声音,反对的观点认为,如果一味地依靠赖的补贴活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无法长期、稳定地发展;而大部分则呼吁延缓补贴退坡,因为一个新的行业成长,跟国家的扶持是离不开的。

再再插播两张报表:

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近期拍了胸脯,2035年英国将禁售汽油车和燃油车,欧洲其他国家也纷纷立下军令状公布了禁售的时间节点,在实现零排放,保护大气环境的目标上,大家很努力。

然而梦想是美好的,现实可能会让人脱发,计算过2019的增长数据后,新能源车在英国的占有量仅有5.8%,离禁售的目标还有相当遥远的距离,要加速这个进程,据悉英国可能会效仿中国,拿出购置补贴这个压箱宝。

看来这是全球各个国家面临的问题,现在脱手十有八九会摔跤,还得靠着国家政策带着走一段。国家的支持跟不上,不仅企业难熬,给消费者的信心也不足。

不过,随着疫情的逐渐好转,近日汽车行业也传来好消息,各地预计都会开始取新的政策来提振市场信心。网传商务部正在研究出台刺激汽车消费措施,北京今年上半年将释放不少于10万个购车指标,再加上之前释放的6万个指标,今年的北京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容纳16万个指标,对于摇号无望而又有购车刚需的家庭来说,可以开始准备好钱包了。

总结

总的来说,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要提高人们的购买欲,首先得让大家觉得我买这个车不是买了个麻烦,就算很多小区现在考虑到电压问题不太适合提供充电桩的安装,那遍布城市大小角落的加油站,是否可以利用占地面积普及充电区域的设置,让燃油车和新能源车都能及时解决续航之忧?

而作为新的支柱型产业,我们依然对国家的扶持报以极大信心,传闻各地近期即将陆续出台新的政策也让我们充满期待。不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云游汽车预计,国内也会迎来“后补贴时代”,即纯现金补贴将会逐渐退出,将更多地以支持的方式在上游来帮扶新能源车事业的发展。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比亚迪唐更换电池需要多少钱,值得购买吗?

我同时拥有纯电动车和燃油车,前者开了4年,后者开了3年,俩车经常换着开。

对我而言,如果这个“开”特指驾驶层面,那么我认同“开惯了电动 汽车 就再也不愿开燃油车了”这个观点。但如果指的是综合使用感受,我只能说: 电动机真香,发动机真垃圾!汽油真香,电池真垃圾!

当你真正了解两种车子的特性并深入对比体验之后就会发现,发动机和电动机相比,简直一无是处。

1.电动机体积小重量轻,甚至小到引擎盖下面可以做成行李箱。

2.电动机发热量小,发热只是做功的副产品。而发动机就是靠燃烧发热做功。

3.电动机扭力大,并且在极低的转速就可以爆发最大扭力,可谓出道即巅峰。

4.电动机转速范围极广,并且具有零起特性。我的电动车红线转速12000rpm,没有怠速,停车时电机能耗为零,一个档位可以覆盖0-180km/h的车速范围。我的燃油车红线转速只有6000rpm,停车必须以至少700rpm的怠速耗油。

5.电动机最大效率和高效率区间吊打发动机。最大效率超过90%,并且高效区覆盖的工况范围(主要指扭矩和转速)很大,好比青藏高原的海拔,不仅有8848米的世界最高峰,就连平均海拔也高达4500米。而目前量产的民用汽油机最大热效率40%,而且只有在很苛刻的转速和扭矩范围内才能达到。就好比北京,最高海拔2300+,但大部分都是平原区。

6.电动机不存在运转振动,做到平顺性很容易,噪音也极小,高转速下依旧安静。

7.电动机做到线性输出非常容易,不需要复杂、精密的调校就可以实现油门跟脚。

8.基于第3-7条,电动机不需要多档位的变速箱即可同时兼顾动力性、静谧性、经济性和运转品质。

9.电动机的油门响应速度吊打所有内燃机车,除非厂家故意调慢。

10.电动机正转时消耗电能转化为动能,反转时则可作为发电机,消耗车轮动能转化为电能充入电池。说白了就是利用动能回收代替刹车,既可以节约能耗又能降低刹车系统的磨损,延长你更换刹车盘片的周期。

11.相比于汽油机,电动机结构简单,单位功率的成本低,没有复杂的管路设计,也不需要机油机率、空滤、汽滤,维保轻松且便宜。

如果你只看这些的话,那纯电动车不取代燃油车简直没天理了,而且应该是一蹴而就地轻松取代。然而为什么纯电动车发展了近10年,到现在一直在靠免摇号、免拍牌、免购置税、不限行等政策手段和一些水军的尬吹才勉强在少数限购限行地区占有一席之地呢?原因就在于电池和油箱+燃油相比,更是一无是处。

1.汽油的能量密度超过12kWh/kg,而眼下量产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还不到0.2kWh/kg,相差两个数量级。五六十升的油箱,四五十公斤的汽油,保底续航500公里,理想工况续航1000+公里,而五六十kWh电量的动力电池,理想工况也只能跑三四百公里。

2.不考虑排队时间,加油靠的是灌,加满油只要3分钟;而充电靠的是电化学反应,从空电到满电至少要一个多小时,而且充电速度随着电量的增加而减慢。

3.油箱对于燃油车来说是个非常普通的部件,成本顶到头也就是千八百块。而电池的成本,700元/kWh就算相当低的了,2020年主流电动车的电量多在50kWh以上,自己算吧。

4.电池既怕热又怕冷,35 以上或10 以下,充放电功率和电量都会缩水,导致续航变短,充电速度变慢,动力变差。而燃油车的油箱和燃油不会因为温度的变化而缩水。

5.油箱的寿命比整车还长,十几年几十万公里不会缺斤短两。但动力电池的电量会随着循环充放电次数的增加逐渐衰减,通常100次以上的完整充放电循环后就能被车主感知到。

总之,电动车开起来的驾驶体验完爆燃油车,但是在电池的绝对劣势之下,电动机的优势只能算是锦上添花,而油箱的优势则是 汽车 作为便捷、舒适交通工具的必要前提。 油车加油,就像人渴了喝水一样正常,而电车则好比一个没有消化系统的病人,一渴就得找个诊所输液。 非要杠的话,你也可以说你家有护士或者楼下就有诊所,

汽车 的核心价值是给用户的出行带来便利,这也是为什么电动车的优点再多,只要动力电池这个短板没有得到突破性的发展,就始终无法战胜汽油车上那只不起眼的油箱。

19年5月买的魏派至今跑了不到四万公里,换了新房子和自身工作也有原因,需要来回跑,每天平均一百多公里,不到3天加一次油,不亮灯加满二百三左右,烧不起油了,2020年12月买了长城的欧拉黑猫,虽然七八万的电动车,不到十天来了三千公里,家里没有充电条件,在距离家门口五公里有快充站,我就把油车停在哪里,充电的时候开油车回家,说到你的问题,真的天天开电动车那种灵活没有变速箱响应很多,尤其现在冬天,充上电开魏回家每次内心都是抗拒的,油车热不来了真的很难开,而且不出远门根本一次都不想动它[捂脸],以后有条件估计买二十万左右的电动 汽车 续航在五百公里以上了,我会把燃油车卖掉,新能源 汽车 动力的响应,驾驶乐趣真的不错,有充电条件的,一定要买,不要说几年以后换电池的问题,比亚迪就终身免费更换的,放心使用,下一辆应该会是比亚迪汉,或者小鹏p7 希望对你有帮助 还有北方地区受冬天的影响续航减少暂时都没办法解决,以后得 科技 绝对会有办法解决的[呲牙][呲牙]

电动车就是一群吉娃娃,仗着后边有主人牵着看谁都要叫上几声,以为自己牛啤的不要不要的。实际上这要是把限购上牌优势,免购置税,不限行,有补贴这几个撤销,你看这个吉娃娃还能活几天?

开纯电车两年,行驶2.3万公里左右。

之前确实是没办法买的电动车,坐标北京,油车摇不上,只能买纯电。自己有车位装了私桩,这点很重要。日常通勤来回六十公里。一公里耗电不到一毛钱,便宜。四儿子店有活动,保养至今没怎么花过钱,只有一次轮胎侧面扎了花几百块钱换个胎。

续航冬天打对折夏天打八点五折。不要再说电动车续航不行不敢开暖风不敢开空调之类的话了,这些都是事实,老调重弹没意思。

再换车的话如果有油车指标大概率还是会换油车,不过现在对电车印象比之前好了很多,算是质的变化,谁用谁知道。

没买的别喷了,你说的都对。

我和朋友每年都会自驾从上海去千岛湖度,路程390公里左右,一般在五个小时左右能到千岛湖。往年都是开燃油车去,但是去年朋友新入手一辆蔚来,非要让我们体验一下电动车的动力和舒适性,于是就开他的蔚来去千岛湖。

还别说,动力确实强劲,隔音非常好,空间和内饰也非常不错,满满的 科技 感。我很快就喜欢上了。

但是刚开了240公里就显示电量还剩30%了,所以赶紧去服务区。服务区一共有6个充电桩,其中两个在维护,四个正常使用。我们去的时候一共有11辆车在排队,这就预示着我们要等待3小时左右,加上我们自己充电那就要四个小时了,于是我们决定去50公里外的下一个服务区。没想到到了那里情况更惨,一共六个充电桩只有三个可用,而排队的车辆比刚才更多,有14辆车等着。而这时候我们的蔚来续航只剩余20公里左右了,再换地方不现实。所以硬着头皮等,等到我们充完电已经过去6个小时了。当我们好不容易到了千岛湖预定的酒店,已经是晚上8点多,我们拖着疲惫的身体躺在床上一动不想动。从上午十点出发,用了近11个小时才到目的地,哎,我发誓在电动 汽车 解决续航和快充问题之前绝对不买。

我家原来两辆油车,一辆开了10年的指南者,一辆开了7年的标志3008,车子虽然年龄长,但是很好开,保养得当和2、3年的新车差不多。

去年老公突然看了小鹏,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自从老公看了我们同事的小鹏G3就蹴悠我换车,说我的3008再不卖就卖不上价了。我对车没有特别的感觉,开着舒心就好,看他实在想换就换吧。换了没一个月,老公就跟我说,开了G3都不想开他的jeep了,正好小鹏又出了P7,要不就直接换了吧。然后就去试驾,给我发了试驾的,听声音都要飞起来了,“这个不错,这个不错,哎呀真是不错”[捂脸]我一看是拉不住了,那就换吧。

换了电车后也有好有坏吧,电车确实比油车好开,起步加速快操控更灵活,车智能化人性化更高,现在充电也方便。电费也便宜,小鹏还有每车每年免费充电3000的额度,一般家庭用车足够了。

不好的地方就是大家都诟病的电车。冬天天气冷的时候里程数会打折扣,如果温度在2、3 以下,停在户外电池会掉一部分电,开的路比较短的话再加上开空调电池掉电也会高些。但是说是过像我家都是上下班通勤接送孩子用,也不影响。那老公的话说,反正也没几个电费,回家就充上怕啥?除了冬天极冷的天气外。其他时候还是很好的。

对了还有费用,电车每年除了保险以外,只有极少的电费,我家每个月自己花的电费最多就百十元(我家旁边有免费的小鹏充电站,单位也有电桩,偶尔在家桩充)。

大部分是这样的,主要原因是同价位的电动车动力要比燃油车动力强太多了,很多人会说无所谓,不需要那么强的动力,但是开过之后在红绿灯起步,超车,爬坡等操作时的体验确实不想再开同价位的燃油车。当然大马力的燃油车当我没说。

我开的是电动车,夏天不是特热不开空调,冬天在车里瑟瑟发抖,车窗起雾买除雾济,不跑长途,我想换油车。

和别人聊车唯一插话的也就油耗了[捂脸]

家里电动车和油车各有一辆,还是有点发言权的,哈。电动车真的比燃油车好开很多的,起步平顺,提速迅猛,车内安静舒适,操控灵活方便!还非常的省钱,非常适合市内通勤。有私人充电桩绝对是不二之选!百公里15 块钱左右。长期高速就不合适了,超过100迈以后特别费电,极限速度到120迈。

没开过电车,只骑过电瓶车[捂脸],比亚迪DMI混动应该是最佳选择,充不充电都行,油耗低,还能体验电车的感觉,市区基本当电车开,期待以后能有一台。

比亚迪海豚冬天怎么热车

我有两个答案,一个是86000,一个是免费,你愿意相信哪个?

之前聊新能源车的问题,我说:“一入插混深似海,从此燃油是路人”。我本人是唐一代车主,也很愿意分享一些关于新能源的驾驶技巧,从实际使用的角度出发,大谈唐如何如何香,结果评论区不下一百人跟我呵呵——

“呵呵,等你换电池的时候就哭了。”

我就奇怪,换电池有什么可哭的?

人家说你纯电开的爽了,不需要付出代价吗?换电池好几万,省的那点油费一次找回来!

我说:比亚迪换电池免费。

他说:等过保了呢?

我说:电池终身保。

他说:你被骗了,是电芯终身保!比亚迪就会和你玩这个文字游戏。

我说:电芯占了电池组的绝大部分成本,你理解成动力电池终身保也没有问题。

他说:你也信?

我说:我虽然没换过,但是身边好多人换过了,一分钱都没花。

他说:比亚迪垃圾!

唉……可能是比亚迪这个名字,他觉得是在骂他。

开始我很不理解,为什么大家对比亚迪都这么本能的反感,骂的最狠的反而是那些从来没开过比亚迪的人。只是因为名字和logo有招黑体质吗?后来我想通了。

一个不知道插电式混动是何物的汽车小白,为什么会关注到电池问题?一个不懂车的人,说一辆车怎么怎么样,他能想到几年后换电池的成本问题吗?然而很多人都想到了这个问题了,是谁给他们“提醒”的?

其实,这本来就是一个黑出来的概念。比亚迪的插电式混动出来,尤其是542战略的唐出来之后,对汽车市场造成了很大冲击,竞争对手怎么办?必然得黑他啊,可是黑不动!百公里加速4.9S,工信部油耗2升。公路坦克,中型SUV,空间宽敞,内饰豪华。如果你是比亚迪的竞争对手,你怎么黑?

就是两个方向,第一是电池,第二是油耗。比如说你去X威的4S店看车,提了一嘴比亚迪唐,然后对方的销售就说了——别听宣传,用电开着是爽了,过两年换电池就有的哭了!电池是肯定有衰减的!不得不说,这是很有效果的,可能一条马路之外,比亚迪4S店恨不得能把电芯终身保贴脸上。

回到我标题的问题:两个答案,一个是换电池免费,一个是换电池八万六,你愿意相信哪个?你要是有心买唐,那肯定愿意相信免费,并且还要小心求证,多次确认才能安心。如果你本能的瞧不起比亚迪,对这个品牌反感,那你一定愿意相信后者。

我们总是选择相信我们愿意相信的。

就比如前面说的,那些和我抬杠的朋友。想必他们也没什么恶意,就是出于本能的反感,就愿意相信那个八万六的谣言,然后试图说服我。

正式说电池的问题

对于首任车主来说,唐新能源,不管是EV还是DM,电池都终身保,所以只要电池出现故障,或者衰减超过70%(详见三包手册,我老款唐好像是70%),比亚迪都提供三包服务。保修形式就是直接更换,说是电芯终身保,其实是连电池包一起换的,因为4S店没有拆解电池包的能力和资质。

如果买的是二手车,非首任车主,要看什么款,老款唐的保修政策是随车而不是随人,所以哪怕是二手的唐,一样免费换。但是新款唐、汉的保修政策改了,三电系统终身保只针对首任车主,这时候你买二手车,保修就不是终身了,而是8年15万公里。

然而唐、汉今年刚上市的,目前应该还没有人卖,而且即便有人卖了,出保一般也要等到2028年,所以说现在换电池多少钱没有意义,那时候价格肯定会有大幅度下降的。你看特斯拉降价就知道了。

如果只有一个新能源品牌的电池可以信任,那一定是是比亚迪。

这其实是很简单的道理,哪怕是喷子也黑不动——比亚迪目前在车用电池方面是无可撼动的前三,以时日,凭借刀片电池成为老大也不奇怪。而其他一些新能源车企,或者传统车企的新能源车型,电池都还要靠宁德时代、LG等供应商供货。日后几遍保修,车企也要付出高昂的成本,而比亚迪自己就能生产、回收电池,相对于其他车企,比亚迪的成本会低的多。

在这方面,我们应该感谢比亚迪,因为它开了“电芯终身保”的先河。或许也要感谢当初黑比亚迪的那些“友商”,把比亚迪的服务逼了出来。有一家提出电芯终身保,其他车企就只能跟进,于是形成了一个比较好的竞争环境,最终收益的是消费者。

所以,从这层意义上说,所有电芯没有终身保的车都不值得购买!

唐的电池能用多久?

我的老款唐用的是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小,耐低温性差,但是安全性很高。车开了4年,最近也没测过,因为充电方便,平时也很少把电池耗到没电。在买车第二年的时候我特意测试了一次,从天津图书大厦到光合谷,往返65公里,我一家三口全程空调,回来还剩25%的电。算下来差不多也能跑七八十公里。(15唐续航80Km)

有网友实测过,跑了87公里。

但是冬天你就别想了,续航也就40多公里,有时候开着暖风等人,也就30多。这是实话实说。磷酸铁锂电池的毛病就是低温活性差,不开空调,续航打个55折,气温低打对折不新鲜。开空调就更不一定了,那相当于是车里开这个高功率的暖风机,少说也得三四千瓦,一个小时3度电算的话,打完折之后,原地开暖风理论上就够开3小时的。

新款唐DM、汉DM用的是三元锂电池,而且有电池加温技术,衰减会好很多。不算电池加温技术的话,三元锂零度的时候续航打7折,加温后算八折,不开空调的话,80Km续航差不多60Km左右,随着气温降低,续航也会降低,一是电池活性,二是加温效果也差了,三是加温本身也有热损失。开空调也按一小时三度电算吧。

这几天爆出汉EV在北方续航衰减的问题,其实一点都不奇怪。刀片电池虽好,但也是磷酸铁锂的,算上电池加温技术,打个6折是很正常的。开空调的话,续航对折一点都不用奇怪。

这也是我不推荐纯电车的原因,续航焦虑是一方面,冬天你开暖风会心疼,不开暖风会冷。真不是差那点电费,但看着续航里程迅速下降,心发慌。

而插混就没有这方面问题了,有东北的朋友问我,东北能不能买插混,我说能。冬天衰减大不了你就当燃油车开呗,哪怕续航30公里,你用油跑跑,就当磨合发动机了。

唐值得购买吗?

唐EV,包括含EV,以及所有20万以上的纯电车,除非你有特殊的用车需求,否则都不推荐。理由如下:

1、续航焦虑:这个不用细说,哪怕续航七八百公里,可是你跑长途仍旧很虚,平时还好,要是赶上节日,车扎堆的话,充电排队三小时就问你受不受得了?

2、冬天续航:南方还好一些,北方衰减是必然的,磷酸铁锂打六折、三元锂打七折。而且暖风也是耗电大户,开空调续航去一半。

3、产品不成熟:纯电车还在快速发展之中,可能两年后一千公里续航的纯电车就出来了,可能只要十万出头,那时候你600公里的唐还香吗?

4、EV能做的,DM版都可以。唐DM续航80Km,唐EV续航560Km,80Km以内,两车一样,超过80,小于500,EV节省,DM版用油。超过560,唐EV充电,面临续航焦虑问题,找不到充电桩,DM直接走了。这还是夏天的情况,如果是冬天,EV续航短没办法,DM版可以用油跑。而且大家想想,日常使用,你有几次单程80Km以上的?我老唐80公里续航,经常一箱油用半年。

结论是:唐EV不值得购买,包括所有20万以上的纯电车。但是唐DM,是30万元价位区间无敌的存在。

说动力,百公里4.3S——其实低配的5.1秒就足够用了,几乎没有区别。这一领域,50万以下没有对手。说油耗,我个人实测,省道百公里6个油,高速100Km,油耗8升,120Km,油耗10升。市区没法算,市区都用电的。不得堵车的话,等效八个吧。

空间在这个价位算是中规中矩,车身,4870X1950X1725,轴距2820中型SUV,日常使用足够用,7座,后排放倒可以当做床车。

安全性其实中级SUV就没有太差的。碰撞测试是一方面,车身重量是另外一方面,真实碰撞肯定是小车吃亏。我们一代唐车友群里,有一个哥们高速迎面撞大货,车上三个人最重的轻伤,骨盆骨裂,一周出院了。

可以这么说,30万价位综合实力,唐DM是最强的,没有之一。

比亚迪e2的续航怎么样?

在寒冷的冬季在哈尔滨,从买车到今天25天了,哈尔滨的冬天格外的冷,再次确定续航里程基本上也就100多公里,开暖风原地热车电掉的很快。但是这小车的称赞声还是异口同声的,以下为多数人看到海豚的第一反应:

1,这车真好看,这是啥车啊?

2,这车真好看,多少钱啊?回答后他会说:这么贵啊!

3,这车真好看,还是纯电呢?电车冬天能行吗?这肯定是你家的第二台车。

4,这车真好看,续航多少公里啊?回答后他会说:电车还是不适合哈尔滨啊!

5,这车真好看,充电怎么办啊!(截止到今天,我的充电桩还没有安装,一直在4S店充电,快充基本在30%冲到满电,用时差不多3小时左右,哈尔滨4S店免费充电。表扬一下。)

比亚迪海豚的冬季行车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提前热车10分钟,虽然费电,但是人和车都不遭罪

2.冬季洗车后,一定打开充电口,会进水,要擦拭干净,以免冻住。

3.17寸轮胎还可以吧!我是老司机,没换雪地胎,切记与前车保持好距离。

4.热泵空调4档就会发出嗡嗡声,并且越来越响,听音乐能减少噪音,但是很闹心,有时主驾脚下会像手机震动一样震颤。

下面是唯一一次故障,主要是因为积雪挡住了摄像头。

开了3年以上新能源车的人,能说一下新能源车的缺点和真实用车感受吗?

我是在比亚迪e2刚上市的时候入手的,目前已经开了6000多公里,我想我有资格来回答你的问题。从我的用车感受来说比亚迪e2的续航还是很实在的,完全值得信赖。

比亚迪e2搭载的是三元锂电池,标注续航为405公里,实际使用的话平均水平在380-390公里左右。我平时市区开的较多,经济模式下确实很省电,有时实际续航里程和表显续航里程甚至可以完美达到1:1。偶尔走高速的时候我通常会用到运动模式,电耗会高一些。总的来说,平时代步充满一次电用一个星期完全不成问题。关于冬天行车的续航,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去年冬天我行车的一些感受,大概零下15、16度,开着暖风和座椅加热,续航350-360公里左右的样子,低温对电车的续航确实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不过比亚迪e2有电池预加热功能,最大限度的保证了电池的活性,所以还有350、360公里的续航,我觉得已经不错了。要想跟平时一样就没办法了,即便是特斯拉也办不到,好在最冷的时候也就那么几天,坚持一下就过去了。我年后还开着比亚迪e2带全家去自驾游,沿途都有充电桩,补电很方便,而且快充速度是真的快,半个多小时就差不多满血复活了。服务区吃完饭就能接着上路,一点不耽误时间。

从我个人的用车体验来讲,我对比亚迪这个品牌还是非常信任的,毕竟这是国内最早接触新能源车的企业。实际续航也没让我失望,我觉得比亚迪e2还是值得入手的。

电车高速续航打几折

我开了3年比亚迪,又开了1年特斯拉,新能源车有3大缺点,奉劝想买的人要三思,不然后悔都来不及!

其中减少高碳排放的化石能源使用和发展新能源,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最重要的一步。

新能源车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孕育而生,造车新势力出现在了大众视野,2018年是造车新势力从PPT造成到实际交付的元年。

如今3年过年了,你们还能记住多少造车新势力的车标,其中又有几家新能源车活了下来?

我们现在能在路上看见的造车新势力车,可能只有小鹏、蔚来、理想ONE、威马,这些新能源车活了下来,一方面是它们的车型足够优秀,另一方面它们本质上还是资本的产物。

说得通俗易懂一点,新能源车虽然是未来发展方向,但是它在目前这个阶段,还是有自身的不可避免的缺点,还没有完全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仅靠卖车还养不活自己。

我自己开了3年的唐DM,还开了1年的特斯拉,前一段时间试驾了小鹏P7和蔚来ES8,对新能源车有较深的感受,接下来将具体介绍我在使用新能源车过程中发现的缺点和实际的用车感受,以及买新能源车是否要注重品牌?

缺点一,担心电池安全

我担心的第一个安全问题,发生交通事故时,电池可能遭受挤压变形发生短路自燃。

我们以新能源车使用最多的三元锂电池为例,这种电池能量密度非常大,一旦在交通事故中遭受外力挤压破坏,就有极大的可能出现剧烈燃烧,一旦电池出现短路燃烧,基本上几分钟就可能烧毁一辆车,几乎没有救下来的可能性。

车子烧毁我是能够接受的,但是在交通事故中车辆出现变形,人一旦被困车中,这时要是出现电池自燃问题,这样的后果是无法想象的。

我担心的第二个问题,充电时发生自燃,危及其它车辆或造成不可承受的财产损失。

新能源车在充电时发生自燃的可能性是有的,所以就非常担心车在充电时发生自燃,如果仅是自己的车烧了最多自认倒霉,但要是危及周围车辆,那么事情就大了。

其中最让我担心的还是在地下停车场充电,如果在这个半封闭的环境中出现自燃,那么危及的车辆将更多,造成的财产损失将更大,甚至会危及人生安全。

这两个关于新能源车的安全问题,也许是我太过于杞人忧天了,很多人可能会说燃油车也会同样的问题,是的,没错!但是燃油车出现自燃,只要发现及时,是可以被扑灭的,而新能源车发生自燃很难扑灭!

好在我所担心的问题都没有发生,而且现在的车企也非常注重电池安全,比亚迪推出了磷酸铁锂“刀片电池”,广汽埃安推出了三元锂“弹夹电池”。

虽然刀片电池和弹夹电池并不是动力电池的一次发明创造,但是这两种新的电池安全解决方案,成功的降低了电池在发生挤压受损短路出现自燃的概率。

这两种电池安全解决方案都成功的完成了电池穿刺实验,在这种极端的测试中,两款电池虽然都出现了短路冒烟现象,但是都没有出现明火,这就大大的增加新能源车的安全性,让准备购买新能源车的消费者更加的放心。

缺点二,充电难,耗时耗力

关于充电难的问题,我认为这是前几批新能源车主经常遇到的问题,现在随着充电桩的普及,想要充电已经没有那么困难了,但是这个还要看具体城市。

深圳和太原的充电桩就非常普及,我所在的芜湖市充电桩普及率就稍微差点,我一开始就经常出现满城找充电桩的情况,好在芜湖市不大,对我造成的影响有限,但是也浪费了我很多时间和精力。

如果想要购买新能源车,首先就一定要对自己所在城市的充电桩做一个简单的调查。

可以查看小区和公司3公里范围内的充电桩数量,至少能够保证在每个时间段都能够随到随充,如果无法做到这样,那么就证明充电桩数量是不够的,对你之后用车会造成影响。

其次是自己所在小区是否能够安装充电桩

我之前住在老小区,连个固定车位都没有,所以更不可能安装私人充电桩,而且当时我开的还是二代唐DM,充满电要6个小时,这就更加造成了我充电不方便。

如果自己所在小区无法安装充电桩,自己所在的城市充电桩又不是很普及,那么我建议你暂时别买纯电车,可以考虑混动车型,比如比亚迪DM-i超级混动,对充电桩的依赖就没有那么大。

缺点三,无法避免的里程焦虑

很多人说新能源车续航里程已经达到了650公里,甚至有的车宣布续航1000公里,我们不应该再把里程焦虑作为新能源车的缺点来说了。

其实这句话很好反驳,我们看看这些长续航新能源车的售价就知道了,最少23万以上,有的还在35万左右,这些车根本就不在大众消费者的选择范围内,大多数人购买的还是在10万元左右的新能源车,这些车的续航里程普遍在300公里左右。

300公里的巡航能够干什么?跨市还可以,跨省就难了点,所以正在担心续航里程的还是这些10万元左右的新能源车。这些车稍微出趟远门,首先查询的就是沿路的充电桩位置,其次祈祷自己不要排队,只有成功到达目的地才能长舒一口气。

想要购新能源车的朋友注意了,如果你预算有限,无法购买长续航的纯电车,那么奉劝你三思,即使你一年也不出一趟远门,但是长续航能力不能没有!

如果你还是想买新能源车,我建议你考虑一下秦PLUS DM-i,这款车13万左右,满电满油续航800公里以上,是个不错的选择。

为什么我建议买传统车企的新能源车?

首先我对造车新势力的车是非常欣赏的,它们的造型设计、内饰做工、智能配置都是顶尖水平,可以说新能源车在国内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现在小米、创维、360等 汽车 都宣布跨界造车。

这是一个大浪淘沙的时代,随着传统车企向新能源车转型,未来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能够留下来的车企目前未知,但是可以确定造车新势力的未来生存压力很大。

我们不知道哪些造车新势力可以一直生存下去,所以购买它们的车就有了一定的隐患,其中最大的影响是更换电池!

电池是昂贵的,一款50kwh的动力电池,市场价在6万左右,如果车主自行更换,那么将是一笔巨大的经济负担!好在一些车企承诺电池终身质保,还有一些车企承诺对三电系统8年或12万公里质保。

我们先不讨论电池质保需要什么条件,就讨论一条,我们的新能源车可以开8年,那你的车企可以运营8年吗?

这就是我建议大家购买传统车企新能源车的最主要原因,这些传统车企有燃油车作为销量保障,还有实体厂房、有技术积累、有财力支撑, 它们的生存能力是优于造车新势力的,我们买它们的车,至少能够最大程度避免车还在,车企没了。

新能源车的用车感受

燃油车有好的体验也有不好的体验,动力强,油耗就高,动力弱,起步就顿挫,新能源车肯定也有好的体验和不好的体验。

好的体验有:起步快,动力足,超车行云流水,有不错的操控感,并且用车成本低,保养便宜,有着好看的造型和不错的回头率。

不好的体验:首先总是在充电的路上和考虑是不是要充电了,其次是乘客的乘坐体验不好,容易出现晕车现象,最后是保值率低,二手车难卖。

对于这些不好的体验,我还是能在接受的范围内,买来新车又不是当二手车卖的;平时不出远门,所以里程焦虑慢慢减轻了;只是乘客容易晕车的现象,目前一直没有找到好的解决方式。

写在最后

虽然新能源车是未来的趋势,但还是有一些缺点存在着,对于想买新能源车的人们,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再做决定,如果盲目追赶潮流,没有考虑实际情况,那么就容易因为一时冲动而感到后悔和自责。

我很喜欢新能源车,但是还是想要奉劝一下人在购买之前要三思,毕竟车是奢侈品,更是消费品,只有自身真的需要,才是最适合购买的。

电车确实像数码产品一样,一年甚至半年就会有明显的更新换代,所以永远是买新不买旧。个人认为电车真正的"优势"是与政策限制密不可分的,比如北京这样严格摇号、限行的地方,电车指标意味着你能尽快拥有车辆,获得一定的补贴并且节省购置税(8年摇号大概率不中和两年摇号大概率中签的差异)。

现在10-20万的电车普遍是500+的续航里程,北方冬季大概350-400,日常使用甚至非高峰期出行没什么问题。今年新出的电车20-40万价位里程普遍1000+,出行压力更小。

但是既然你问缺点,说明还没做好准备接受电车,或者说没有迫切性——那么如果可以选油车,不妨先买了用着。传统的意味着更高的性价比和更好的通用性,就像上面说的,主流的经济型新能源车也要10-20价位,主流的燃油车一般在10万以下就有很多选择,10-20可以选中档以上的进口车了。而且电车虽然故障率低,但是配件维保通用性不高,基本上正经的毛病都得厂家4S店修理。

总之,结合国家政策和全球趋势,电车代表未来,如果3-5年以后买车,直接电车、或者其他动力类型的新能源车吧。如果现在买而且当地没有指标压力,不妨买个性价比高的油车,先开个3-5年

2017年买的北汽EX260,续航里程250公里,家里有车位安装了充电桩,跑了43000公里。家里还有一辆油车,整体电车用车感受:

1、很香,在市内上班用电车很方便,用电成本相当于油的十分之一,连续几年的电费每年大概1200元左右。保养了两次大概四百元左右。

2、电池也没感觉衰减,充满电还是显示250公里,基本没在外面充过电,晚上回家充上,第二天满电,可能一直是在家用慢充,电池保护的比较好吧。

3、电车操控性很好,加速很快,现在基本上不愿开油车了。当然,跑远一点的话还是开油车。目前再换一辆600-700公里的电车。

4、如果家里有一辆油车,第二辆上电车绝对没毛病,如果有家用充电桩就更香了。

5、目前除了里程短一些没有其它什么缺点。现在市面上新车都600-700公里了,里程焦虑应该缓解很多了。

只要你喜欢,现在完全可以选择购买新能源 汽车 。

但是最近先不要考虑入手特斯拉,其他的新能源品牌你可以考虑一下;毕竟这段时间特斯拉的刹车失灵真的在网上炒得沸沸扬扬的,新车还涨了价,这个时候显然不是购买特斯拉的最佳时间,你可以先看一下别的品牌。

然后早期的新能源车最大的问题就是:省下油钱换电池;新能源车的油耗的确很低,但是车价高,二手车保值率极低,电池如果出现故障维修成本相当高,这个也是很多人不建议购买新能源 汽车 的原因。

但是新能源车子的优势也很大:首先这个电车的提速是比燃油车快的,而且加速非常平顺,油耗非常经济,如果不考虑油耗的问题保养也很便宜;但是这个缺点也很明显:纯电的车子冬季续航里程偏低,夏天一开空调这个续航刷刷的往下掉,充能也不如燃油车方便快捷,燃油车加油最多几分钟,电动车充电就是快充也得一个小时左右。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救援:燃油车没油了你可以选择拿个铁桶去加油站加油(不要用塑料容器装汽油,容易引发火灾),电动车没电了你八成只能叫拖车,或者来个柴油发电机给你现场充电;反正这一块上,燃油车的表现要比新能源要好一点。

可以随心所欲的开,又不能随心所欲的开!

这个问题我有发言权,保证不捧不黑,我会完整介绍纯电动车的驾驶体验、乘坐体验、后期费用、保值对比、续航能力、缺点感受仅供参考。

我第一款车,比亚迪G6,燃油车,手动档,2011年上牌,2014年过户给小舅子。悲剧的是刚过完户深圳限牌,15年初,一个偶然的机会买到一辆比亚迪工程部测试的比亚迪E6纯电动车,5万块钱,那辆车被我兼职跑滴滴不到一年就赚回来了。17年办理营运证之前免费更换一次电池,续航回到400,之后挂靠到租赁公司,每月可得租金4000,后来三千,明年可能就两千或者一千了,无所谓,那个车跑到现在已经36万公里了,早已完成了他的使命。

2017年5月,我又落地一辆比亚迪纯电动E5,当时比亚迪纯电也的确没什么可选,其他的品牌我也信不过,这辆车买的也贵了些,落地接近15万,续航300公里。买这辆纯电我就是用他来兼职赚钱的,好像不到2019年吧,我就连本带利赚回来了,之后因为赚职单也比较少,再加上赚回来没什么动力了我也就没怎么跑,目前总里程是十万八千公里。

接下来我从六个方面解析纯电动车究竟值不值得买,会不会后悔买。

首先谈谈驾驶体验,车身重,稳,加速快,我的e5官方表显0——100需要16秒,但是我依然可以很自信的告诉你,以经济模式起步100码时速以内我可以秒杀40万以下任意一款燃油车,当然这并不代表100以上就会提速慢,而是燃油车速度起来了动力也强劲了,这个的确要承认的。所以我现在看到有人买比亚迪汉EV在纠结7.9秒和3.9秒的百公里加速,我就感觉好笑,其实不用纠结,很简单的一个道理,我纯电动一脚电门踩下去,发动机转速直达10000转,而这个10000转是直接转化为动力的,而油车就不行,你一脚踩下去油门是到底了,但是,燃油要转化动力还需要一个燃烧的过程,所以还是会慢很多。

其二,乘坐体验,相信很多人有听说乘坐电动车会晕车,坐燃油车不会晕车,这个我也不否认。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首先就是电动车起步或者加速都是直接提升动力,没有一个动力转化的过程,再一个就是动力回馈调至过大,时速过高丢开电门会导致车辆自行急剧减速,我们都知道,急加速或者急减速都会导致乘坐人员晕车,无论你是电车或者是燃油车。但是,车是死的人是活的啊,我开这么多年的电动车,一直开的就是电力回馈最大模式,却极少有人说晕车的。首先,急加速是可以控制的,和燃油车一样,你只要不猛踩油门,一样可以很平缓加速的,这种情况下你再晕车那我就没办法了。同理,电力回馈也是一样啊,你可以慢慢丢弃电门啊,没人规定你一定要把电门一下子丢掉啊,或者你可以调成电力回馈标准模式啊,不急加减速怎么会导致乘坐人员晕车呢?很多无知之人说是辐射造成晕车的,这里我就笑笑不说话了,自己去查去。

其三,使用及维保费用;众所周知,纯电动车是没有发动机的,所以保养方面是不需要有换机油、换滤芯这些东西的,以我的E5为例,我的车保养手册是要求12000km保养一次,我每次大概是14000km左右去做保养,保养项目就是洗车,保养目的就是怕出现什么故障4S店甩锅,保养费用是120元一次。我的E5行驶里程是108000km,除去头两次免费,总保养费用是600元。再来看充电费用,由于我是有公司免费充电,极少在外面公共充电桩充电,据我了解,夜间23:00——次日早上7:00是充电费用最便宜的时候,这个时候充电好像每公里不足1毛钱,白天稍微贵点,咱就按平均价吧,每公里0.12元应该是够了,以我车里程为例,总充电费用应该不到13000元。咱们做一个对比,燃油车同里程送两次保养情况下,后续每5000公里保养一次,一次保养费用400元,燃油费用按每公里0.5元计算,算上保养燃油车比电动车多出29600元。

其四,算完使用费用当然要算保值率,我不知道15万落地3年半十万八千公里的燃油车现在还能卖多少钱,我也没兴趣了解,我只知道我的车卖了3.8万(我现在买了比亚迪汉EV),加上29600元的使用差价,实际对比燃油车等于卖了67600元。我认为那些单纯说电动车不保值的就是在耍流氓,实际是电动车使用越久,越能凸显他的保值率,而且不用担心其他问题,比亚迪电池是终生包换的,这就是我为什么依然选择比亚迪的原因。至于我为什么要换车,首先是我觉得这个车已经完成了他的使命,本钱捞回来了,再一个这个车空间的确小了点,想换个更大的,最重要的是汉EV的长续航可以足够我长途行驶了,省得每次还要同亲友换车。

其五,续航能力,上面有说过,需要换一辆续航能力更强的,这个主要看自己需要,我也见过一个跑货拉拉的面包车续航能力只有200km,疫情期间从深圳送口罩到安徽的,只是如果是我是没那么大胆的,但实际是以我的车跑一千多公里也是可以的,现在高速上到处都是充电桩,只是要充五六次电着实也太麻烦了。换汉EV的话路上我充两次电就可以回老家了。可能我的车一直是使用慢充的原因吧,三年多来我的续航基本没变,上次实测是2020年5月份,冷空调一档的情况下,满电续航270往上,和新车差不多了,这个结果我也挺满意的,慢充是比亚迪标配的7KW的桩,实际电流是5KW,充满需要8个多小时;身边也有免费换电池的车友,最高数据是充电能力下降到29.6KW(新车标可充43KW)即免费更换了一次电池,也就是说电池续航下降32%左右,具体更换标准建议问下4S店。

其六,电动车缺点,首先就是续航焦虑,买电动车你首先需要定位好买来是干什么的,如果只是作为城市代步用,不经常远途,还是很省事的;再一个就是北方地区真不建议买,我实测过开3挡暖风,车辆不动的情况下每分钟耗电约2——3km,什么概念?就是一辆续航300KM的车,车辆不动的情况下,开3挡暖风,约2小时就能把你车里的电放完。所以电池取暖的成本相当高。另外一个就是充电,如果你没条件安装自己的充电桩,或者你居住的周边5kM范围内没有公共充电桩,建议你还是不要买了,否则你会后悔的。

如果常出远门建议插混,如果生活圈不出省,纯电足以了。有充电桩和没充电桩是一天一地两种体验。另说开过电车是不会换回纯油车了。

车马上就三年了说下感受。

350的续航,冬天200出头,其他300+,家里有桩。

北京用车,确实很省钱,无论是电费还是保养。而且车也好开,不限行,不用费脑子记尾号轮换。

600+长途开过两次,300+长途开过四五次,长途用时要比油车费时。

但是这是三年前的车,现在再买续航应该普遍500+了。500的续航,高速冬天怎么也能开到300+,这样无论是长短途,都没问题。即使一辆车也可以满足多用途用车。

建议买续航600+以上的车,按电量买,80度以上的。用起来绝对值!

荣威,3年,跑了1万多,续航由420变成402啦,车也有点儿松的感觉,其他都好。都是自己家里充电,没用过快充。北京的冬天,续航到过380。

电车高速续航打七折。电动车在高速行驶时,续航里程通常会有所减少,这主要是由于高速行驶所需的动力更大,导致电池能量消耗加快。电动车在高速上的续航里程大约会打七折。在城市环境中,夏季使用电动车时,续航里程的减少相对较小。在测试条件下,大部分纯电动车型的城市夏季续航里程都能达到官方NEDC续航里程的86%以上。甚至有一些车型,如别克微蓝6和比亚迪e2,在夏季城市环境中的续航里程还超过了官方NEDC续航里程。因此,在夏季城市使用纯电动车型时,续航里程能够达到九折或更高是正常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