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本最早造车的企业,三菱汽车历史

2.陈冠希为什么要创立自己的潮流品牌?

3.COLT的创始人

4.美国COLT的第一

5.美国COLT的介绍

6.柯尔特特种转轮

colt45_Colt

塞缪尔·柯尔特(Samuel Colt 1814-1862)美国人,著名的火器发明家和造商。1835年,年仅21岁的柯尔特就发明了一支性能非常好的转轮,先后在英国和美国获得专利,被称为“转轮之父”。

柯尔特公司的创始人萨缪尔-柯尔特被公认为现代的创始人,萨缪尔-柯尔特1814年6月9日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的一个普通家庭,他从小就十分痴迷设计。1835年10月,萨缪尔-柯尔特获得专利号6909的英国专利。

日本最早造车的企业,三菱汽车历史

Colt730型活塞式AR

1967年,在越南服役的M16所遇到的可靠性问题在伊萨霍特的调查报告中被提出后,柯尔特公司、岩岛兵工厂、奥林/温切斯特公司开始探讨解决可靠性问题的方法,而柯尔特公司的研究成果就是造出了两支用导气活塞式原理的M16的原型枪。

这两支活塞式M16原型枪在柯尔特的内部编号是703型,不过他们向军方展示时则标上了M16A2,当然这是柯尔特自己一厢情愿的做法,因为军方已经正式定型和装备M16A1,柯尔特便希望703型能获得军方的装备定型,所以按顺序就应该叫M16A2了。但其实军方在1967年就开始取其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M16A1的可靠性问题,但柯尔特可能是信心不足,总担心M16A1的购会突然终止,所以才一边改进M16A1的生产工艺一边研制这种活塞式M16,并在1969年制造出这两支原型枪。

不过军方最终决定扩大M16A1的订单,这使得703型的需求瞬间消失,所以703型无缘成为M16A2,而直到1980年代美军才定型了真正的M16A2。而柯尔特公司也取消了这两支原型枪的703型编号,后来把703型编号用于日后的出口型M16A2。而这两支仅存的703型原型枪则收藏在瑞得·奈特的私人博物馆内。

703型是最早用了导气活塞式原理的AR式,不过和它的大多数后辈相比,703型用的不是短行程活塞,而是长行程活塞。由于活塞筒的尺寸要比导气管大,因此703型的机匣和枪管上方有明显的增高,但枪的长、宽、高数据,都和M16A1一样,但必须取消提把,来保持瞄准基线的高度。

另外该导气系统上还有手动调节导气量的装置,可根据环境或活塞筒的污染情况来调节导气量,使武器的运作保持可靠。当然,调大导气量后,枪机运动速度也会加快,所以703型的理论射速为600发/分~800发/分。(M16A1的理论射速在700发/分~940发/分之间,但取决于大气压力等,使用环境自己发生变化,不能由射手调节)此外,柯尔特还在703型上使用了4档快慢机,即保险、单发、3发点射和连发(这个要转动270度的快慢机,也是早于台湾T65的设计)。

柯尔特703由于使用活塞筒较粗的导气系统,上机匣和现代的长活塞AR比如PWS长活塞AR不一样,上机匣有明显增高,用于容纳较大的长活塞系统。其瞄准基线的高度较高,从而取消了提把。而具外形类似斯通纳63的具。上机匣的枪机凸轮让位槽比常规的ar15大,用于容纳加大的枪机凸轮。两者的枪管固定环不同,柯尔特703原型枪1在固定环上进行开孔,而原型枪2的固定环上有一圈限位齿。推机柄形状仍然是m16式的推机柄,可能导致钩挂。

柯尔特703的导气系统类似AK,活塞筒较粗,而活塞和活塞筒内壁缝隙大,能容纳污物,提高活塞动作可靠性。从细处看,活塞筒有纵向的凹下去的棱,活塞在活塞筒内壁几条隆起的棱限制定位之下运动,接触面较小,从而可以减小摩擦力,避免了活塞运动时的过度抖动,减小了活塞、活塞筒间缝隙对精度的影响,同时棱之间有足够的缝隙,保证其可靠性。

另外,两者的导气箍和气体调节器有一些区别:原型枪1使用直准星座,气体调节器则类似rpd。原型枪2使用使用三角准星座,现代常见的气体塞气体调节器。

Colt 703的枪管和m16a1类似,都是20英寸枪管,为6条,缠距为1:12,用于发射m193弹。不过原型枪2的护木前盖到导气座之间的枪管和原型枪1相同位置的枪管相比,有一定加厚。

柯尔特703的护木为上下两片护木,由快拆扳手固定。两者的开孔和护木外形不同,快拆扳手的位置也不同。另外,原型枪1的下半护木有一定斜度。Colt 703的枪机系统和常规的气吹ar枪机不同,枪机头没有闭气环。枪机框的外部则有排沙槽,枪机框后部为了抵抗活塞系统导致的力矩问题,则在枪机框底部增加了一道凸起,和上机匣更好的配合,缓解枪机力矩问题。而活塞杆和枪机的连接方式为铰接,可以让活塞杆有一些上下旋转的余地,缓解力矩对活塞杆产生的影响。

两者的细节仍然有一些差别。原型枪1的拉机柄枪机联动凸起在活塞杆上,而原型枪2的拉机柄枪机联动凸起在枪机框上。原型枪1的活塞长度较短,原型枪2活塞长度较长,而且在活塞杆和枪机连接的地方进行加粗,增加活塞杆刚度。

柯尔特703作为活塞AR,但是枪机内并没有击针簧防止惯性导致击针前冲的走火。柯尔特703的理论射速为600~800发/分,而M16A1的理论射速在700~940发/分之间。可能是因为柯尔特703的枪机由于枪机和机匣的摩擦力,降低运动速度,没必要像后来的HK416一样使用击针保险。至于下机匣,两者并无差别。

陈冠希为什么要创立自己的潮流品牌?

三菱汽车隶属于日本三菱集团,10年从三菱重工独立后又于2004年回归三菱集团。最初以“MMC三菱汽车”作为品牌的商标,而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使用?“?MITSUBISHI?MOTORS”的商标。在目前的一线日系车厂中,三菱的规模应该算是中游位置,不过它却拥有日系中最悠久的造车历史。

商标上的“三菱”(Mitsubishi)最早出现在十八世纪的晚期,它最初是以商会的形式出现,后来经过发展,演变成为了三菱合资会社。第一次大战带动了海陆空移动工具的发展,三菱也借此机会发展技术。1917年,三菱将主力业务的造船业独立出去,“三菱造船”开始试行运营,开展了以造船为主的多元化的运营策略。

图:三菱A型,模仿了菲亚特的汽车设计风格。

1918年,三菱造船成功打造了一款搭载内燃机动力系统的四轮汽车“三菱A型”。?三菱A型可以说三菱汽车的发足点,它用全手工打造,整个设计是参照Fiat?Zero和Fiat?3所造的,而充当动力的引擎则是由同为三菱合资子社的三菱内燃机(后来改名为三菱名航)负责制造。即使设计是参照回来的,但依然改变不了它既是日本的第一台全国产汽车,同时又是日本第一号量产型汽车的事实。三菱A型在1918年发表当时只有两台试验车,而到了1921年,连同试验车型合共生产了22台,当中12台作销售之用。

三菱在成功制造了第一款汽车后并没有继续发展它的汽车制造业。即使说一战只为亚洲的汽车业埋下而已,时机尚未成熟。参考一次大战的经验,飞行工具的运用更受重视,而负责三菱A型动力部分的三菱内燃机原本就是设立为专门针对飞机研发内燃机的公司,三菱没有继续从事民用汽车的开发也就是因为发展的方针上得偏重。显然地,他们选对了,因为战争再次爆发。

这段期间里的三菱没有太多值得提及的地方,1934年三菱造船改名为三菱重工并投入到军用飞机的生产,以此进行资本与地位的积累。然而不得不提的是,前身为中岛飞机的斯巴鲁在二战期间同样为军方提供军用飞机,论实力,中岛飞机略占上风,三菱与斯巴鲁两者微妙的竞争关系其实早在这一个时期已经确立。1950年,过上了一段好日子的三菱重工因反垄断政策而被拆分为三家公司,汽车业部门被分配到其中一所,此时三菱重新开展了汽车的业务。同年九月,作为“新”业务的第一步,三菱开展了美国车“Henry?J”的组装销售业务(Henry?J是美国Kaiser汽车推出的车型,三菱引进其部件并现地组装销售)。1953年,三菱又承包了Willys牌吉普车的生产销售业务。

图:Kaiser汽车的小型轿车Henry?J。

不过三菱在战后重新开展汽车业务的十年里并没有拿出真正自己的产品,在战前已经拥有汽车制造技术的它在战后却比其他日系车厂落后了一拍。1955年,日本推动了国民车政策,以廉价造车为主导方针推动汽车普及,1958年由巴鲁推出的Subaru?360打响了头炮,廉价的微、小型车成为了市民的新宠。日本汽车的冒起也为三菱的一个转机。直到1964年,被分离的三家公司重新合并,正式改名为三菱重工业。10年,三菱为了与克莱斯勒建立业务合作关系,独立了汽车部门,即三菱汽车公司的正式成立。

于1960年推出的“Mitsubishi?500”是三菱战后首款轿车,外观元素参考了欧洲的Bubble?Car,搭载排量为493cc的后置二缸引擎而得名“500”。Mitsubishi?500的受欢迎程度一般,因此只存在过两年。随后三菱又推出了K-Car的Minica及商用车的Mitsubishi?360。

1964年经重新合并后的三菱逐步地扩充汽车的种类。针对家用车的发展,先后开发了当时旗舰级的高级轿车Debonair,紧凑型轿车的Clot(马驹)系列,Van(MPV)的?Delica(德利卡)系列,还有中级车型的Galant(格兰)系列。

图:Colt系列的第一代出现在1962年。

图:1969年登场的Galant系列第一代使用了Clot?Galant的名义,进军美国后才单独使用“Galant”。

图:图中为第四代Delica。

13年,“Lancer”(蓝瑟)系列第一代的诞生,成为了三菱的一张利器,为其后诞生的众多车型打下重要的根基。事实上,Lancer最初的设计目的是代替笨重的Galant出席拉力赛事。这款紧凑而具操控性的车型,意外地取得商业上的成功。通过Lancer系列的不断曝光,三菱在世界拉力赛上(WRC)赢得了扩展了品牌的名气。不仅如此,1982年推出的四驱越野车山猫Pajero(帕杰罗),在达喀尔拉力赛场上打响名堂,九十年代初期的越野风潮就是以Pajero为中心。1992年,集合了Galant引擎、Lancer车架、Pajero四驱技术的Lancer?Evolution更将三菱的拉力事业推上高峰。

图:第一代Lancer诞生于13年。

图:第一代Pajero于1982年推出。

图:第一款Lancer?Evolution诞生于1992年。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机促使了日系前驱车的普及,三菱的第一款前驱车诞生于18年。Mirage(蜃景),Colt的后继者同时又与Lancer存在姊妹的关系,在日本以外的市场上以“Colt”的名义发售。这台小巧灵活的车型为日后三菱车系前驱化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而当三菱宣布停产Mirage系列后,新型的Colt系列则继承了其定位。另一款比较有代表性的运动车型是1994年推出的FTO,用以对抗诸如日产Silvia、丰田Celica、本田Integra等车型,有趣的是三菱在FTO的宣传方面坚持以在“自动挡“上着墨。

图:“Mirage”是对应日本国内专属的名字,而在美国、欧洲等地的Mirage则继承了“Colt”的名义及车型定位。

同样地,三菱亦实行了国内外不同的汽车发展。日本国内以上述车型为中心进行开展,并偏向小型化汽车的开发路线。踏入二千年后,日本内的三菱基本上已经撤离了中、高级车型的市场。推出中、高级市场后的三菱,于2006年成功开发出电动车i-MiEV,09年开始大批量产,以此为中心推动新能源车的发展路线。

自10年与克莱斯勒的合作以下,三菱把握了美国汽车市场的销售渠道,开展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全球销售策略。作为国际销售战略的一环,?11年Galant系列率先登录到美国,随后,Galant的基础上派生出一台肌肉感十足的Galant?GTO。自此,三菱在美国的印象越来越偏向“运动”。?1981年,三菱汽车于美国设计分公司并着手准备美国市场上的扩充。

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机过后,美国市场对于小排量车型的需求急剧上升,这点对于习惯造大车的克莱斯勒是个痛心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当时美国对于外国汽车进口有数量上的限制,由日本进口的车量未能满足暴增的市场需求。为解决这一局面,1985年,三菱汽车与克莱斯勒于美国创办了合并汽车制造公司DSM(Diamond?Star?Moters),专门向美国市场本地制造三菱与克莱斯勒的车型,包括Starion(斯塔利昂)、Eclipse(日/月蚀)和GTO。轿车方面则以Colt、Lancer、Galant三款车型作为中心。

图:三菱Starion发表于1982年。

图:第一代Eclipse发表于1989年。

图:三菱GTO发表于1990年。

三菱汽车1993年全额收回DSM公司,1995年改名为美国三菱汽车制造公司MMMA(Mitsubishi?Motor?Manufacturing?of?America),2002年又改名为北美三菱汽车MMNA。1998年,戴姆勒与克莱斯勒的合并使三菱与戴姆勒建立了资本与业务上的合作关系,直到2004年,戴姆勒-克莱斯勒所拥有的三菱汽车股份返回到三菱重工的手上,三菱汽车重回三菱集团的旗下,基于重组的关系,三菱的WRC车队于2006年开始休业。就这样,三菱与克莱斯勒长达三十多年的合作就此落下帷幕。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COLT的创始人

2003年,创立CLOT COMPANY LIMITED(凝结集团)并出任行政总裁。2004年,开始推出品牌CLOT产品,并亲自参与服装的设计、用料等各个方面。?[50]?2006年,在上海长乐路开设服装店。2007年,与DJ Tommy、MC仁一起成立了CLOT MEDIA DIVISION(CMD),陈冠希出任CEO。

潮牌COLT是陈冠希和高中同学潘世亨在2003年创办的,本来只是玩票性质,没想到后来会成为他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主要以创作服装(包括CLOT品牌服装以及在香港的JUICE店铺)。

2004年他们在香港铜锣湾开了第一家店,销售世界各地的潮流尖货;第二年开始建立自己的产品线;之后花了3年时间向Nike证明自己的创造力,和Nike一起出过多款联名鞋;现在,COLT实现了每年1000万美金的营业额,是名副其实的“亚洲潮流风向标”。

2017年,陈冠希作为COLT创始人受邀到纽约大学做一场即兴演讲。不能因为“中国”这两个字,标准就放的很低,我们要为此做出努力,也许有些改变并不一定要发生着在有生之年。

CLOT不仅是中国第一品牌,被誉为“中国第一潮牌”,在全球潮流品牌中都占有一席之地。

观点粗糙,欢迎大家评论互动!!!

美国COLT的第一

塞缪尔·柯尔特(Samuel Colt 1814-1862)美国人,著名的火器发明家和造商,1814年7月19日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一位纺织厂主。他从小就十分痴迷设计。 1835年10月,年仅21岁的柯尔特就发明了一支性能非常好的转轮,先后在英国和美国获得专利,被称为“转轮之父”。1862年1月10日,塞缪尔·柯尔特去世,年仅47岁,在他有生之年,他坚信自己发明的不需重复装弹的武器在全球都将是一个巨大成功。

美国COLT的介绍

世界上第一支具有实用价值的是由美国人塞缪尔·柯尔特在1835年发明的。在此之前,早在16世纪,在欧洲就曾出现过火绳式扳,后来又出现了燧发式转轮。但是柯尔特以前的一是需用手拨动转轮,或是用手扳动击锤带动转轮到位,然后才能扣压扳机完成单动击发;二是枪弹的击发火得解决,所以它们应用不广。而柯尔特发明的具有底火撞击式枪机和螺旋线膛枪管,使用锥形弹头的壳弹,并且扣动一镒扳机即可联动完成转轮待击发两步动作。这使头一次真正具有了良好的实用价值,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使用。虽然人们又对进行了一些改进,但它的基本结构和原理依然保持着柯尔特发明时的原样。所以柯尔特被称之为 “之父”是当之无愧的。

由于射速之低、装弹较慢、容弹量较少,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它在军队中的地位被自动所取代。但由于对瞎火弹的处理十分简便,性能可靠,因此许多国家的警察和个人仍很喜爱使用它。1981年里根遇刺时,刺客欣克利使用的就是。

柯尔特特种转轮

——是转轮的俗称,它是一种个人使用的多发装填非自动。其主要特征是枪上装有一个转鼓式弹仓,内有5—7个弹巢(大多为6个),枪弹装在巢中,转动转轮,枪弹可逐发对准枪管。由于常见的转轮在装弹时转轮抽左摆出,因而又称。 柯尔特口径有0.32英寸、0.357英寸、0.38英寸和0.45英寸。柯尔特枪族与前苏联AK枪族、比利时FN枪族一样,在国际兵器界具有很大的影响。柯尔特公司的创始人萨缪尔-柯尔特被公认为现代的创始人,萨缪尔 -柯尔特1814年6月9日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的一个普通家庭,他从小就十分痴迷设计。1835年10月,萨缪尔-柯尔特获得专利号6909的英国专利。

柯尔特特种转轮

柯尔特特种转轮,于1927年推出,也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一款.38 Special转轮。该枪一样经历了多个版本的改进,但主要是一些细节方面。

概述

美国柯尔特公司的柯尔特特种转轮(Colt Detective Special Revolver)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短管转轮之一,由于具有一个短粗的枪管,人们便形象地将其称为“狮子鼻”转轮。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柯尔特特种转轮一直受到警务人员、私人甚至犯罪分子的青睐。

在1899年,柯尔特公司的死对头史密斯&韦森公司推出了.38 Special弹,这种枪弹相比以前的.38枪弹具有更大的动能和更好的停止作用。史密斯&韦森还推出了使用这种枪弹的军警转轮,并演化为今天的M10转轮。

诞生

在史密斯&韦森军警转轮诞生前不久,柯尔特就推出了柯尔特特种警用转轮和普通警用转轮,两者基本差不多,只是特种警用转轮的转轮更长,以便适应.38 Special弹。

1927年,柯尔特公司在柯尔特普通警用转轮的基础上,将枪管改为51mm,枪弹由原先的“新警用弹”改为.38 Special弹,称为柯尔特特种转轮。

具体型号

在长达68年的生产中(其实也不是完整的68年,1986—1993年暂时停产),柯尔特特种转轮一共产生了4个型号。

第一型为1927—1946年的产品,基本上类似于柯尔特普通警用转轮,只是用了短枪管和长转轮部件。其全长为175mm,枪管长51mm,全枪质量0.67kg,容弹量6发。第一型用鹅卵形扳机护圈,胡桃木握把护板。

其准星为半月形,越往下准星厚度越厚。原本使用方形的握把底部设计,在1933年改为圆弧设计,提高了出枪速度。后来还增加了其他口径型号,但还是.38 Special口径最流行。在.38 Special版本中,除了标准的51mm枪管型号,还有76mm枪管型号,但不大受欢迎。

第二型为1947—12年的产品,其主要加长了退壳杆,并且在退壳杆杆头加上防滑纹,准星厚度也改为上下一致的,准星也改为斜坡准星。另外,将转轮座上的转轮锁定按钮改为光滑设计,扳机防滑纹改为凹槽。握把护板有两款,分别为塑料护板和胡桃木护板。

第三型为13—1986年的产品,其在退壳杆外加上了保护盖,击发机构也得以改进,握把改用大号握把。1986年后,柯尔特特种转轮暂时停产。第四型为1993—1995年的产品,基本设计与第三型一样,只不过出现了橡胶握把护板版本。

变型产品

在柯尔特特种转轮的基础上,柯尔特公司还推出了银行家型、眼镜蛇型等转轮。另外,该公司员工菲茨杰拉德也在柯尔特特种转轮的基础上,改造了100支左右的菲茨特种转轮(Fitzgerald Detective Special Revolver)。

这种改造版本将扳机护圈前段截去,并去除击锤外露部分,改进了退壳杆。由于产量很低,菲茨特种转轮已经成为热门藏品。

在和作品中,柯尔特特种转轮都是很受欢迎的。据不完全统计,其至少在157部**里面出现,可谓大出风头。

参数

柯尔特特种转轮 ?数据

口径 0.38英寸

弹种 .38 Special弹

全枪长 多为175mm

枪管长 多为51mm

全枪质量 0.67kg

容弹量 6发

有效射程 50m

装备对象 刑警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