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上师姐2_Utopia

西方乌托邦思想虽可追溯得很远,但其独立的发展和眩目的繁荣还是在近代——自托马斯·莫尔以降。是莫尔造出了“Utopia”这个词并开创了这一运动。

英国人托马斯·莫尔在其《乌托邦》一书正式刊行之前,曾在致他的朋友伊拉斯莫斯的信中谈到这书,他开始还是直接用拉丁文“Nusquama”(“乌有之乡”),后来,在1516年11月12日致伊拉斯莫斯函中,莫尔第一次把希腊语中的“ou”和“topos”缀合为一个新词“utopia”,其中“u”是拉丁文对“ou”的译法;表示否定和没有,“topia”是“topos”的变形,表示地方,地区。这看来还是“乌有之乡”的意思,然而,“u”和希腊语的另一个词“eu”(表示好、理想、完善、繁荣等肯定意义)也有一种联系,后来,在莫尔书正文的前面,虚拟了乌托邦一位诗人的诗句,诗中认为自己的国家合适的名称并不是“utopia”而应称之为“eutopia”——“一个福祉之乡”(a place of felicity)。在此,前缀“u”看来既可以使人联想到“ou”(否),也可以使人联想起“eu”(好),而玩心甚重,有新词癖的莫尔甚至是有意开这样一个玩笑也未可知,要不他为什么不直接用“nusquama”呢?他也许故意让这个词带上一点隐含有双重意义的模糊性。这样,“utopia”这个词可以说一开始就有否定和肯定两层含义,它否定的是地方,肯定的是制度,合起来就表示“一个美好的、但子虚乌有的地方”。

这样,我们就不妨简明扼要地说,一个是空想,一个是理想;一个是虚拟、托、想象与非现实,一个是美好、幸福、可欲与令人向往,这大概就是乌托邦理论的两个最重要特征了。用“理想”(ideal)一词可以表示这样两层意思∶既表示“好”又表示“非现实”,但我们在此还是想先区分开这样两层意思,故而我们在此使“理想”主要表示“好”的意思,而用“空想”表示“非现实”的意思。说“空想”可能言重了一点,因为在我们现在的语汇中,“空想”已带有一些贬义,但在此我要请读者留意我是在并无贬义的情况下使用这词的。

乌托邦(Utopia)本意是“没有的地方”或者“好地方”。延伸为还有理想,不可能完成的好事情,其中文翻译也可以理解为“乌”是没有,“托”是寄托,“邦”是国家,“乌托邦”三个字合起来的意思即为“空想的国家”。

乌托邦是一个理想的群体和社会的构想,名字由托马斯·摩尔的《乌托邦》一书中所写的完全理想的共和国“乌托邦”而来。意指理想完美的境界,特别是用于表示法律、及社会情况。

托马斯·摩尔在书中虚构了一个大西洋上的小岛,小岛上的国家拥有完美的社会、政治和法制体系。这个词用来描述一种被称为“意向社群”的理想社会和文学虚构的社会。这个概念也引申出了其他的概念,最突出的概念就是反乌托邦。

扩展资料

形态

摩尔的《乌托邦》一书与柏拉图的理想国有很大联系。这是一个理想、完美的共和国(社会平等主义者和和平主义者的观点),虽然他的子民们也要为此而工作而奋斗。但是社会上的一切丑恶现象,如贫穷和苦难,都远离这个世外桃源。这里只有几条法律规定,没有律师。并且没有城民愿意发动战争。

但是他们从周边的好战国家雇来雇佣兵(他们让这些雇佣兵面对威胁,是因为他们希望所有好战的人都在战争中灭亡,最终只留下爱好和平的人)。这样的社会也以包容的心态迎接各种宗教流派。一些读者认为摩尔想以此来作为国家建设的蓝本,而其他一些人认为摩尔其实没有这样的打算。

一些人立场坚定地认为,摩尔的《乌托邦》的作用其实是用一个理想的社会来讽刺摩尔身处时代的英格兰社会。这种看法也顺理成章的解释了这本书和这个国家名字的意义。

乌托邦在希腊语中的读音在“没有的地方”和“好地方”间含糊不清:乌托邦是由音节ou-(意为“不”)和topos(意为“地方”)而组成的复合词,但是他又与由同音前缀eu-(意为“好”)组成的词同音。这样其实也是在暗示:“没有地方”是真正“完美的地方”。

乌托邦概念的另一个版本来自于犹希迈罗斯公元前3世纪所著的《圣神的历史》(SacredHistory)中记载的Panchaea岛。

百度百科-乌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