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为什么叫新能源汽车之都

2.湖北、湖南、安徽、江西这四大省份中,未来的发展潜力谁最大?

3.4680电池爆发,新力金融和比克动力崛起的契机

4.芜湖奇瑞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建筑面积

5.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展望

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2021—2023年)_安徽省新能源汽车规划

日前,据信息,安徽省合肥市 长丰 县人民,合肥 比亚迪 汽车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高端核心零部件项目分别于8月2日、3日备案。根据规划,项目建成后,比亚迪将具备40万辆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的生产能力。据悉,该项目将于8月底开工建设。

根据公告中的信息,项目占地约3 918 亩,新建厂房26座,消防泵房及地下水池3座,综合站房2座,油库、110千伏电站、出发棚、航运中心、2座危废仓库、2座危废仓库、2座废仓库、3座物流中心、综合办公楼、3个食堂、4个门卫、招聘中心、垃圾站、26栋楼。

新建电机、电控、高压线束及电气总成、发动机总成、发动机缸体、制动器总成等核心部件生产工艺,建设厂内公用动力设备、管线等公用及设施,购置装配线、压力机、焊机等设备。项目建成后,将具备40万辆新能源汽车高端核心配套零部件的生产能力。40万核心配套件。

今年7月,合肥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法定代表人为何志奇,注册资本10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含: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新能源汽车电附件销售;汽车零部件研发等。该公司由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100%控股。另据了解,此次完成备案的项目总投资60亿元,未来主要从事新能源电池电芯、模组及相关配套产业等核心产品的制造。 @2019

安徽为什么叫新能源汽车之都

易车讯?9月23日,我们从官方渠道获悉,大众汽车集团在国内建立电池工厂,该工厂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工厂于2023年下半年投产,每年将为大众安徽MEB工厂生产的纯电动车型提供超过15万组电池系统。

据悉,目前工厂正式开工建设,是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全资控股的第一家电池系统工厂,初始年产能可达到15-18万组高压电池系统,将全部用于大众安徽MEB工厂生产的纯电动车型。

工厂占地面积超过45000平方米,与大众安徽MEB工厂相邻。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于2025年前投资超过1.4亿欧元用于新工厂及配套设施建设,工厂将于2023年下半年投产。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EO冯思翰博士表示:“平台化战略是我们的竞争优势,将助力我们迈入电动出行时代。随着未来几年纯电动汽车市场的大幅增长,我们需发力电池系统等关键零部件领域,强化自身在电动车价值链上的优势,最大程度上发挥整个集团的协同效应和创新。我们的合资企业及电池战略布局对集团电动化攻势至关重要,将推进集团(中国)实现到2030年旗下各品牌车型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超过40%的目标。”?

大众汽车集团董事会成员兼大众汽车集团零部件公司首席执行官Thomas Schmall表示:“电池系统的开发和生产是实现电池端到端责任的关键一步。在合肥设立电池系统工厂以及与国轩高科的合作是集团全球电池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集团战略指导下,我们与合作伙伴携手,推动原材料的垂直整合,推进实施电池的二次利用解决方案与回收。目前,集团正在亚洲、欧洲和美国建设三个电池制造工厂,以满足未来MEB车型对电池系统日益增长的需求。我们在德国的布伦瑞克工厂每年将能够生产50万组电池系统,并基于其在规划、开发和生产方面的专业能力,提升集团在电池领域的整体实力。”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执行副总裁,零部件、物流与质保部负责人英格尔先生表示:“未来,随着合肥的电池系统工厂投产,集团内部零部件在大众安徽电动汽车生产价值链中的份额将达到40%左右。该工厂旨在成为集团电动化攻势的战略支柱,为集团所有纯电动车型提供电池系统。该工厂还将为集团在中国市场生产下一代电池奠定基础。”

该电池系统工厂与大众安徽MEB工厂相邻,这将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并加快电动汽车产品的上市速度。新厂占地面积超过45000平方米,相当于8.4个足球场大小。工厂投产前,将有约200名员工。新工厂还将与集团在德国布伦瑞克的全资电池工厂和中国天津的零部件厂发挥协同作用。

该厂新员工将在集团天津工厂的零部件教育学院接受专业培训。一线员工在培训中将使用最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接受模拟培训,以降低零部件损耗和事故风险,缩短培训周期,同时减少场地需求。大众汽车集团始终致力于本土行业人才的培养与发展。今年早些时候,集团(中国)、大众安徽牵手当地合作伙伴,提供双元制职业教育机会,专注于电动汽车及其零部件相关技术培训,共同培养高素质人才,助力安徽电动出行产业集群的建设。?

集团位于德国布伦瑞克的工厂是电池系统规划、开发和生产领域的先行者。来自德国的专家会为包括安徽工厂在内的全球相关在建项目提供支持。自2019年布伦瑞克工厂开始运营以来,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将通过这种方式推广至整个大众汽车集团。除在现场工作的专家,位于德国的团队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在安徽建设电池系统工厂的同时,集团在捷克的姆拉达波列斯拉夫和美国的查塔努加也在推进电池装配能力建设,在未来几年内实现每年生产超过100万组电池系统的目标。

用于MEB平台车辆的电池系统由多个电芯模组、电芯管理控制器、电池管理系统和连接条组成,这些组件由高压连接器相互连接,并通过铝制电池外壳加以保护。电池的生产流程分为壳体生产和系统组装两个步骤,每个步骤拥有两条生产线。

得益于大众汽车集团积极投入的数字化制造流程,电池系统的相关生产、装配和测试将用最前沿的技术,并在每个阶段实现高度自动化。此外,作为合肥工厂生产准备工作的一部分,集团位于天津的零部件厂已经开始进行原型电池系统的生产。

湖北、湖南、安徽、江西这四大省份中,未来的发展潜力谁最大?

该原因有:

1、安徽省地处中国东部,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与上海、江苏、浙江等发达沿海地区相邻,紧邻国际一流的港口和经济特区,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2、安徽省拥有丰富的自然,尤其是在稀土等新能源汽车核心材料的开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支撑。

3、政策是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推动力之一。安徽省在政策方面实施了一系列的扶持措施,为新能源汽车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安徽省作为我国传统的汽车制造大省,拥有丰富的汽车产业基础。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崛起的过程中,安徽省充分利用了自身的产业基础和技术积累,吸引了一大批知名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入驻,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和生态系统。

4680电池爆发,新力金融和比克动力崛起的契机

我来说下个人的看法。

当人类进入工业化以后,世界各地区的工业化水平参差不齐,除了发展先后的因素影响之外,就是区位了。一般来说,能够实现通江达海的地区,其工业化进程都非常顺利。毕竟,工业的推进影响着生产效率的提升,大量商品的外运成为一个必然。

而与陆运相比,水运的优势十分明显,这也是为何当今世界的主要工业区都位于沿海、大江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随着我们工业化的发展,南方经济明显好于北方的重要因素。与黄河相比,长江是一条航运要道,一席江水带动着沿岸省份的快速发展。

不过,虽然长江各省份发展迅速,但如同五指长短不一一样,各省的发展也必然会有差别。除了沿海发达的苏浙沪之外,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四省中,安徽是最有潜力的省份。之所以会这样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安徽的区位优势是四省中最好的

这四个省份地处长江的中下游,看似都满足通江达海的要求,但对于几省来说,长江位于最东侧的安徽占据地利优势,毕竟对于河流来说,越往下走,其航运价值越大。

此外,江西虽然与安徽处于差不多的位置,但与安徽相比,江西仅仅在北侧与长江相连。而安徽却是直接由长江横穿过,更有优势。

其次,紧靠长三角,便于吸收产业转移

世界工业数百年的发展,更像一部产业转移史。在先发地区的产业走向中高端的过程中,必然涉及到低端产业的转移,从一个地区转向另一地区,逐步扩散。我们也无法跳过这个阶段,随着长三角、珠三角的产业外溢,其相邻省份将会获得最大的收益。

而安徽恰恰紧邻长三角,随着长三角地区苏浙沪的产业升级,将会接纳大量的产业,发展前景会更好。其他几个省份,湖北无法依托地利,湖南与江西竞争珠三角的产业,虽然江西与安徽会争夺长三角的产业转移,但与江西注定争夺不过安徽。

再次,安徽的产业发展更具前景,潜力非常大

如果仅仅是依靠产业转移发展,安徽的发展前景有其上限。但,近年来安徽在新兴产业的布局十分有前瞻性,高技术企业层出不穷,这些企业的上下游产业链将会推动安徽快速发展。

典型的像我们经常听到的面板企业、新能源汽车企业早已在安徽落户,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这将会是一个异常庞大的产业。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必然会成为安徽的一大支柱。

最后,人才优势,成为安徽发展的坚实后盾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各行各业的人才是必不可少的推动力。从这方面来看,安徽拥有一所实力非常强大的高校,是其快速发展的保障。当然,还有其他各高校的毕业生,为安徽的产业发展注入动力。

毕竟,产业与人才互相推动、彼此进步的关系,一旦形成良性循环,将会迸发出非常强劲的势能。这方面,安徽即使无法拔得头筹,但也不会不弱于其他三个省份,也是其发展潜力的重要保证。

综上所述,是个人关于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四省发展潜力的谁最大的个人看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芜湖奇瑞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建筑面积

据美国 汽车 媒体Electrek报道,特斯拉2月19日宣布,其已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试点工厂生产了100万块4680电池。

这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它代表着4680大圆柱电池的量产可行性,特斯拉也将会不断加快4680大圆柱电池的生产速度,已经确定即将于本季度交付的Model Y也将搭载4680大圆柱电池。

4680电池是之前传统电池的升级版, 单体能量密度相比传统技术提高 5 倍达 300Wh/kg,续航里程增加 16%可达到600公里以上。在特斯拉的加持下,4680的崛起势不可挡。

国内目前进度最快的是BAK比克动力和亿纬锂能。亿纬锂能相信大家都比较熟知,是A股的网红白马股,股价走势一骑绝尘,目前仍有1600亿的市值。但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比克动力是什么来头,居然在4680新技术有独到之处呢?

比克动力成立于2005年,公司起家于消费类电池领域,此后逐渐涉足动力电池市场,曾经甚至达到国内动力电池第一梯队。但时运不济,比克深陷大客户众泰 汽车 欠款泥潭,公司现金流压力巨大,一度还“牵累”了为其提供锂电池材料的容百 科技 、当升 科技 、新宙邦、杭可 科技 等A股公司,成了落难的凤凰。

综上我们大概可以得出结论,比克还是一家有一定技术底蕴的落难电池公司,那公司管理层想要新技术路线从而逆袭的诉求就变得十分合理。 据悉,2019年,比克电池开始着手大尺寸圆柱电池的技术研发;2021年3月,比克电池在国内首发全极耳 4680 大圆柱电池;?4680大圆柱电池将2022年规模量产,是一家非常纯正的4680电池概念股,炒作想象力较大!

那想要投资比克动力,就绕不开新力金融!2021年11月24日,新力金融发布公告, 拟将主要从事融资担保、小额、典当和融资租赁等类金融业务的公司股权置出上市公司,并置入比克动力75.6234%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比克动力将成为上市公司的控股子公司。这则公告可以简单理解为,重组成功的新力金融将变成拥有75.6%股份的比克动力,至此新力金融便是比克动力,而比克动力便是新力金融!

新力金融背后站台的是安徽国资委,安徽国资委在新能源方面投资手笔很大,在 《安徽省 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行动(2021-2023年)》,其中明确指出发展新能源 汽车 是安徽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为此,安徽省将着力培养3-5家有影响力的新能源 汽车 整车企业和一批有竞争力的关键配套企业;到2023年,安徽省新能源 汽车 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将达到10%以上,零部件就近配套率将达到70%以上。 政策的明确规划和安徽的强悍执行力,不难判断出新力金融和比克动力重组的成功率是较高的。

那接下来我们简单的为比克动力进行估值,根据新力金融重组公告,比克动力今年前三季度规模净利为-736万,预计4季度比克动力的盈利转正,全年实现扭亏为盈,业绩方面逐步排雷。营收方面据专家口径,22年可达42亿,并且在安徽国资的扶持下很有可能持续超预期。

目前比克动力可比公司为同为二线电池厂商的孚能 科技 ,其21年预计30亿营收,-9亿净利润,这样的数据二级市场也给了330亿的估值,比克动力在4680电池和安徽国资委的加持下,乐观市场情绪下是非常有可能给出400亿以上估值的,那占比76%股权的新力金融估值可达到300亿。

根据重组方案,重组后新力金融股本达到13.21亿股,按照2022年2月18日收盘价10.61测算, 新力金融重组后估值仅为140亿 ,相比300亿的测算估值有翻倍的潜力!

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展望

芜湖奇瑞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建筑面积是233100平方米。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奇瑞新能源城南三期工程工程地址,安徽省芜湖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工程阶段,本项目投建的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产业化基地未来将规划建成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研发中心、系统开发实验室、零部件产品生产车间、自动驾驶测试示范园区。

——预见2023:《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主要有上汽集团(600104.SH)、蔚来-SW(09866.HK)、理想汽车(02015.HK)、小鹏汽车(09868.HK)、广汽集团(601238.SH)、比亚迪(002594.SZ)等

本文核心数据:产销规模、竞争格局、渗透率

定义

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新能源汽车是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行业是指进行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活动的企业集合。

新能源汽车按照能源供给和应用领域,有两种分类方式,具体如下:

2、产业链剖析:大型企业已实现后向一体化布局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原材料及零部件供应;中游是指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按照用途可划分为乘用车、商用车等;下游包括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服务等应用领域。

从新能源汽车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参与企业来看,上游企业包含赣锋锂业、华友钴业等原材料供应商以及宁德时代、大洋电机等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中游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主要有比亚迪、上汽集团等国产企业以及特斯拉、宝马等外资厂商;而下游主要有国家电网、上汽通用等新能源汽车充电及后市场服务商。大型企业如比亚迪等,已经实现后向一体化布局。

行业发展历程

“八五”期间,开始组织相关部门展开了对电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随后电动汽车列入国家攻关项目。历经了一系列策划之后,2011年开始,新能源汽车试点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从试点到全面,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历经转型阶段,由“政策导向性市场”逐渐向“市场导向性市场”转型。

行业政策背景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政策规划涉及购置补贴政策、节能减排政策、电池充电桩配套产业政策等,部分汇总如下:

我国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2020年10月,院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充换电服务便利性显著提高。

产业发展现状

1、新能源汽车供需水平较为平衡

受益于政策的优惠,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从2014年开始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大幅上升;随后2016、2017年受到骗补及补贴倒退的影响,产销量增速放缓。至2021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敲定,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将在2020年基础上再退坡20%。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据显示,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为354.5万辆,同比增长159.5%。2021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量爆发式增长,主要是因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呈现出市场规模、发展质量双提升的良好发展局面,2022年新能源汽车不再享受补贴政策也是企业在2021年加大生产力度的原因之一。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爆发式增长,达到352.1万辆,同比增长157.6%。2012-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2年的1.28万辆到2021年的352.1万辆,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可以看出我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消费需求逐年攀升。

2012-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率呈现波动性,范围在95%-103%之间,在合理的范围内小幅波动,说明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供需较为平衡。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率为99%。

2、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大幅增加

2017-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口规模呈扩大趋势。2021年全年进口新能源汽车14.37万辆,同比上升10.03%。

注:海关总署的新能源汽车统计口径包括混合动力客车(10座及以上)、纯电动客车(10座及以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以及纯电动乘用车。

2017-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20年全年出口新能源汽车22.29万辆,同比下降12.5%;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及出口金额都大幅上升,总计出口量55.46万辆,同比增长148.8%,在出口金额方面,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金额为108.58亿美元,同比增长236%。

2017-2020年,我国新能源进口量大于出口量,处于贸易逆差状态。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额首次大于进口额,由贸易逆差转为顺差。

3、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高速上升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步发展,2014年我国开始出现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由此也开启我国新能源汽车元年。2015年全国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增长年,在2015年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在整体汽车行业里的占比首次突破1%关卡,我国也在这一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国汽车总销量比例)达到13.4%,较2020年大幅上升。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格局

根据企查猫查询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注册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其次为江苏、山东等沿海省市;浙江、安徽、河南、湖北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数量亦较多。

注:颜色越深代表企业数量越多;数据截至2022年9月14日。

从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的地区分布来看,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企业数量最多,其中不乏广汽集团(601238.SH)、比亚迪(002594.SZ)、小鹏汽车(09868.HK)等龙头企业。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企业数量亦较多,有亚星客车(600213.SH)等上市企业,安徽省有蔚来-SW(09866.HK)、江淮汽车(600418.SH)、安凯客车(000868.SZ)、汉马科技(600375.SH)等上市企业。

注:颜色越深代表企业数量越多。

2、企业竞争格局

依据乘联会统计数据,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乘用车零售销量排名第一位的是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实现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达到58.4万辆;其次是上汽通用五菱,实现零售销量43.11万辆;排名第三的是特斯拉中国,实现零售销量32.07万辆,其他企业排名如下: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政策退坡,竞争加剧

随着我国新能源政策补贴退市,市场进入转型阶段,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趋势如下:

202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444万辆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保持快速增长,2021-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爆发式增长,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688.7万辆,同比增长93.4%,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预计到202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444万辆。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